香港做中產 月入至少要 $60,000

理財

廣告

香港做中產 月入至少要60,000元

瑞士信貸集團早前發布《2017全球財富報告》,指出以全球標準來說,總財富達到約10,000美元至10萬美元就屬於中產人士,全球有21.3%中產。而富有及超級富有,分別只佔總人口的7.9%及0.7%。若按照此標準,香港中產人士可謂「梗有一個喺附近」。

讀者心目中的中產可能是「住洋樓、養番狗」,更要揸「靚車」到中環區上班的專業人士。

不過,瑞信今年發布的《2017全球財富報告》指,原來只要總財富達到約10,000美元,即約78,000港元,已位列中產人士,更比全球逾七成的人富有。

全球總財富達10,000至10萬美元的人數約有10.54億人,佔全球成人人口約21.3%。

財富不均情況嚴重

報告又指出,於中產以上還有兩級,分別是富人及超級富人。

富人的入門門檻為擁有10萬美元以上至100萬美元資產,即約78萬港元以上至780萬港元。

而超級富人的入門門檻則為總財富超過100萬美元,即約780萬元,只佔總人口約0.7%。

在全球達到富人及超級富人級別的兩種人,其財富分別佔全球財富39.7%及45.9%。

數據反映財富不均的情況,因為全球財富明顯嚴重傾斜於少於1%的「超級富豪」之中。

報告又指在最富有的一撮人中,還可細分四級;當中全球最富有的超級富豪定義為總財富逾5,000萬美元,約為3.9億港元。

而最多百萬富翁(以美元計)的國家為美國,共有1,530萬人擁有100萬美元財富,較2016年增加110萬人。

其次為日本,共有270萬名百萬富翁;第三位則是英國,共有220萬名百萬富翁。內地則三甲不入,與法國及德國一同排在英國之後。

全球財富達5,000萬美元的超級富豪人數較2016年增加13%,超級富豪人數最多美國,第二位為內地,第三位是德國;而香港排第15位,新加坡排第20位。

根據報告內容,這代表倘若在香港擁有一個市值達780萬元以上的物業,就足以成為全球最富有的一撮人。

亦即是說,只要每月儲6,500元,一年後即可晉身中產一族。

根據政府統計處發表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截至今年6月底止第二季,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15,300元;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26,000元。

資產並非唯一標準

一個月入15,300元的打工仔,每月儲6,500元並非不可能;即根據瑞信對於全球中產的定義,香港有一半以上的打工仔可位列中產一族。

不過,始終全球貧富懸殊情況嚴重,若於香港擁有資產總值78,000元,就稱自己為中產人士,未免太離地。

根據智經研究中心早年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做的調查,逾八成受訪者傾向以財富界定「中產」。

當中,大部分人認為中產應有400萬至600萬元價值的物業,100萬至200萬元的非物業資產,以及每月收入達到30,000至60,000元。

而經濟資本並非市民界定「中產」的唯一元素。其中有六成受訪者認為,中產應該具備「高學歷」。

另外,超過六成受訪者視「從事管理或專業工作」是成為「中產」的重要條件。

而截至今年第二季止,香港「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及「專業人員」人數,分別有約46.45萬及28.73萬人。

事實上,在香港要做一個著重生活質素的中產,衣食住行均不能慳。

按照粗略估計,一個中產人士,計及住屋、養車、伙食、置裝及其他娛樂支出,每月支出約為48,500元;再加上水電煤、電話費等開支,每月約1,500元,一個月已花近50,000元。

當中,還未計及強積金、保險、家用及稅務支出等開支。

根據政府統計處發表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截至今年6月底止第二季,每月就業收入達50,000元或以上的就業人士約有34.65萬人。

據稅務局17/18年度薪俸稅計算,月入50,000元,扣除供養全年同住年齡為55歲至59歲父母的免稅額後,需繳交50,420元稅款。

扣除需繳交稅款後,每月實際只得45,798元可花,未能應付支出。

假設月入60,000元,一年稅款是70,820元,扣除應繳稅款後,每月則有54,098元。

由此可見,能於香港當「真•中產」門檻不低,月入60,000元是常識吧;這代表年收入為72萬元,已經是全球第二富有級別。

日常生活三招慳錢法

1. 將零錢存錢箱
日常生活常會收到不少零錢,大部分人可能會將零錢隨意亂擺於辦公室或家中。要是每次收到零錢後,將零錢放進錢箱或盒子中,或可於該月儲下一、兩餐午飯。

2. 善用港鐵特惠站
港鐵每年都會上調車費,倘若家中附近設有港鐵特惠站,不妨上班前先拍一拍,再於指定港鐵站入閘,即可慳2元。

3.只帶現金及八達通
雖然以信用卡付款十分方便,但卻可能無意過度消費,故不帶信用卡及提款卡,只帶八達通及少量現金外出,亦是一個不錯的慳錢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