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保單貼現

社會熱話

廣告

在之前的專欄中,有一篇《養「樓」防老》的文章,提及安老按揭計劃,即逆按揭。意思是將自己的物業抵押給銀行,向銀行領取固定年金用於晚年生活所需。

今期向讀者們分享是原理類似的保單貼現計劃(Viatical Settlement)。這類產品雖然在歐美市場非常成熟和完善,但現時在香港市面上並不多見,相信大部分人也未聽過。

保單提前變現

人壽保單只會在受保人過世時才會賠償給受益人,但部分受保人可能因經濟問題而需退保提款,當然這情況下所得的錢並不多,而保單貼現的好處是在不需退保的情況下得到較多的錢。

原理是保單持有人將保單按保額打折後賣給保單貼現公司,所得的金錢比退保為多,變相將保單提前變現。而貼現公司則繼續為該份保單供款,直到受保人過世時便拿到保險公司的人壽賠償,以此獲利。

其實傳統人壽保單一直存在流動性不足的問題,退保有損失,不退保應急的錢也不多。因此,保單貼現確實為保單持有人提供了一個很吸引的方案。

斷保供款付之流水

保單貼現最早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當時愛滋病在歐美國家爆發,很多美國人遭受愛滋病的威脅。當時的醫療技術和社會福利不及現時這麼發達,很多愛滋病人在飽受病魔折磨的同時,更耗費了畢生積蓄在巨額醫療費上。

而且當時社會對愛滋病瞭解不多,存在嚴重歧視,導致了患者面臨失業、生活及長期治療所帶來的巨大壓力。當時美國的壽險保單基本是終身供款,一旦中途斷供,前面的供款會付之流水,因此,保單貼現在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生。

存道德爭議

若受保人愈短命,貼現公司便付出愈少保費,所獲得的收益亦愈高。這很容易令人擔心貼現公司為錢而製造事故令受保人突然死亡,所以目前世上有一些地區,仍然禁止此類業務。

當然,有些公司會將此類保單進行再保險,如果在預期保單生效的階段,投保人仍然存活,則有再保險公司承保此類保單投資人的收益,令到此類保單的收益權得到保障的同時,亦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道德爭議。另外,亦有公司通過將此類保單證券化、基金化來保障投資人權益。

目前雖然保單貼現尚存爭議,但相信未來此類計劃會受到社會更廣泛的接受,成為一種普遍的金融工具。讓有需要的人得到幫助,讓投資人得到回報,更完善了保險產品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