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供完自住樓 月儲1萬蚊 靠保證派息年金提早退休|理財個案
若餘下的留作「退休儲備」,預計何時能退休?
撰文:鄺翠玲 CFP| 圖片:新傳媒資料室、unsplash
鎖定安全網 提早退休可達到
永倫沒說明要預留這「長途旅行」需每年預留多少,但粗略估計如每年維持2星期的外遊,$5萬的預算(即每月預留$4,200)也可有不錯的選擇,餘下的$6,000便可留作「退休儲備」。
若永倫希望多點「旅遊儲備」也不是沒可能,只不過「退休儲備」少了,退休計劃或需要延後,又或者在退休理財策劃中,要承受高一點的投資風險,在平衡各個考慮後,筆者建議這個分配。
訂下了這個分配後,讓我們再細看他的財政狀況:
扣除「旅遊儲備」及「退休儲備」後,每月永倫仍有萬多元的盈餘,財政上可算是很健康的。
退休後永倫希望維持現時生活水平(包括每年一次長途旅行),退休後預計個人開支會減少了和上班有關的交通、應酬等(約是以前的80% -即約$12,000) ,那每月支出便變成約$25,000。
以男仕平均壽命80歲計算,若55或60歲退休,總退休金都約需$1,100萬。

有保証派息率的年金
退休策劃的主要工具是投資產品(如股票、債券、基金) 、年金、買樓收租等。
既然永倫 已持有相當的投資類資產($130萬) ,現時樓價仍屬高位、而且政府尚未有減辣意圖,所以買樓收租亦不是現時最佳選擇。
筆者建議永倫考慮一些有保證派息率的年金方案,在市場波動期較有保障,亦可與較高風險的投資類資產作風險對沖。

60歲前退休為目標
筆者有以下建議,並以60歲前退休為目標 :
投資類資產($180萬) 以10年翻一番為目標(即平均約7.5%);
每月的「退休儲備」($6,000)投入一個現時派息率4.5%的年金方案內,供款期15年,之後繼續滾存;
餘下每月盈餘($12,500) 暫時放進銀行活期戶口;
MPF以平均5%年回報計算。

在60歲時,#1、3及4項已積存至共$1,360萬,足夠令永倫退下火線,就算55歲時也積存至$980萬,要退休也沒太大問題。
那#2的功能是什麼?
就是:和投資類資產對沖風險,萬一遇著大熊市,回報不佳,這年金也能提供基本生活費(由70歲起,每月派發約$19,000,並每兩年遞增5%)。

為何要70歲才開始領取,原因很簡單:應以回報多寡和風險度來決定應先從那處以取退休金,年金在退休期內是低風險但穩定回報的,所以可留的較後時間才取;
這方案能派發年金至離世(可超越100歲) ,對長壽人仕有較穩妥的安全網。
文中提及每月萬多元的盈餘是放在銀行戶口的,由於現時是零息時代,筆者建議永倫可考慮一些年期較短(5-10年)的儲蓄方案以抗衡通脹,也可令資金流影響較低。

免責聲明:本文章所列之年利率僅供參考,實際計劃之回報率可高於或低於本文章內所列之數字,並會以保單簽發時有效的年利率為準。有關計劃條款及細則,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
本文章內容只供參考用途,並屬於作者之個人意見,並不保證所有資料準確無誤,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或服務之推介、邀約或游說。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價格可跌可升,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
延伸閱讀:
儲夠688萬提早退休在望 三件事情要做好準備
【80後月入6萬想提早退休】胡先生(38歲,單身)擁有專業人仕的收入,但支出卻是不成比例地低!工作佔據了他絕大部分時間,沒有什麼嗜好,但工作壓力大得令他希望可早點退下來,重新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他5年前曾訂立了要累積650萬元流動資產(連同強積金)的目標,好讓自己能在38歲時退休(或半退休)享受人生!5年來默默耕耘,650萬元流動資產的目標已超標完成,那現在可以如期退休嗎?
撰文:鄺翠玲 |圖片:photoAC
首先簡單敘述胡先生的財政狀況:
(1)月薪$6萬,主要支出包括:供樓 – $8,000、月供基金 – $15,000、強積金$1,500、個人開支$15,000、交稅儲備$5,000等,共$44,500,每月盈餘$15,500;
(2)自住物業尚餘按揭100萬元,8年前買下,尚餘12年年期,現時估值約600萬元;
(3)流動資產約570萬元:現金100萬元、股票250萬元(收租、收息股為主)及基金220萬元(亞洲區、美國股票基金為主),股票及基金的每年平均回報約9%;
(4)強積金結餘100萬元。

儲蓄大計超標完成
首先恭喜胡先生的儲蓄大計超標完成!當年我替他作理財策劃時,估計他5年後(即現在)的個人支出(未退休時)約$14,000,(胡先生估計多花的是因近年網上購物大行其道,不知不覺地多花了錢)。
以退休生活費約是現時的8成計算,由38歲至80歲的總退休金約需550萬元,連同100萬元按揭餘額,胡先生共需準備650萬元退休金。

由於現時每月生活費上升了$1,000(約7%),退休金亦應最少按比例上調7%至688萬元,看來是和現時總資產670萬相差不遠,但我希望有以下幾個溫馨提示:
(1)現時已進入加息週期,日後供樓支出將增加,但由於手上資金不太多,我不建議這一刻還清樓按,所以加息對開支情況有一定的影響;
(2)胡先生仍是很年輕,每天超過12小時閑餘時間怎打發呢?當年我也提議發展一些興趣、嗜好,除了消磨時間外,更可以為自己找回一個人生目標,而興趣、嗜好是需要資金來營運的!幾年下來,由於工作十分繁忙,胡先生仍未能發展到這方面,自然難知需預留多少資金,所以在這環節,胡先生似乎仍未作好準備;
(3)雖然胡先生已購買醫療及危疾保險,有基本的保障,但近年醫療費用的增幅越來越大,比整體通脹更高,況且人均壽命越來越長,醫療及生活費無可避免地要增多!
當年做的假設 現在已完全不成立
其實整個分析說明了甚麼?是說我現在打倒五年前的我?
說好的可以在五年後可以退休的,為何現在有這麼多的問題浮現?
希望大家留意到現今世界真是瞬息萬變,五年前最流行的事物,現時可能已無影無蹤!
很多當年做的假設,現在已完全不成立,所以要一個中長線策劃能成功,適時跟進、調整方向是成功關鍵。
和胡先生詳細檢視情況後,我建議他可以工作多兩年,每月總儲蓄、投資、及強積金等也有三萬多元,2年下來可再多累積近80萬元,對現時財政狀況有很正面的幫助。
在這兩年裡也要好好考慮日後有什麼閑餘活動可投入,準備過一個豐盛的退休生活。

編按:作者鄺翠玲為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讀者如有理財問題,可電郵至marketing@midlandwealth.com)
免責聲明:本文章所列之年利率僅供參考,實際計劃之回報率可高於或低於本文章內所列之數字,並會以保單簽發時有效的年利率為準。有關計劃條款及細則,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
本文章內容只供參考用途,並屬於作者之個人意見,並不保證所有資料準確無誤,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或服務之推介、邀約或游說。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價格可跌可升,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