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債務上限 股市另一隱形炸彈

投資

廣告

要聞:

2012年11月市場聚焦美國「財政懸崖」(Fiscal Cliff)風險,拖累美股沽壓持續,港股亦被牽連。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靠增加政府開支力谷經濟復甦,高赤字成為一項嚴峻挑戰。除「財政懸崖」外,美國聯邦政府的16.4萬億美元債務上限(debt ceiling)亦快將不敷應用,需要向國會調高有關上限。若處理不當,隨時再為市場帶來巨大震盪。

債務上限是美國政壇的獨特機制,相當於由參眾兩院組成的國會,給予財政部發行國債設置的一道門檻。美國自1776年7月4日立國後,於1791年1月1日發表首份財政報告,列出約754萬美元債務。此後,政府每年均會制訂財政預算。一旦出現入不敷支,財政部會經國會授權舉債以填補赤字。美國國會每年審批政府的發債限額,於1917年開始獲得放寬。事緣美國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國會便制訂一套債務上限框架。在該架構下,只要美國聯邦政府債務不超過上限,財政部可發債。直至債務上限不敷應用,便須由國會通過特別法令提高上限,再由總統簽署確定。

明年首季屬真正「死線」

美國財政部於2012年10月底表示,截至同年9月初美國聯邦政府的公共債務已超過16萬億美元,目前以每月約1,000億美元速度增長,預計2012年年底達到16.4萬億美元上限,有必要向國會提出請求。雖然美國債務於2012年底到達上限,但財政部可透過適當調動,令聯邦政府在2013年2月中前仍可正常運作。因此美國債務上限真正「死線」是2013年第一季。目前的困局是,財政政部必須得到國會同意方可進一步提高債務上限。不過,由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與民主黨奧巴馬的聯邦政府一直不咬弦,故相信提高上限建議不易獲通過。對上一次出現類似情況,是在2011年5月,美國財政部要求將當時為14.3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提高;否則,美國政府在當年8月2日將無法正常運作。結果國會民主、共和兩黨在「死線」前兩日才達成協議,將債務上限調高至16.4萬億美元。影響所及,信貸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於2011年8月5日調低美國主權信貸評級,由「AAA」降至「AA+」;前景展望為「負面」。主要理由是聯邦政府企圖提高債務上限,卻造成政治混亂,標普擔心美國政治架構未必可以就削減更多財赤達成協議。自從1917年首獲「AAA」評級以來,美國國庫債券一直被視為零風險的投資基準。

去年曾觸發港股跌逾4,000點

2011年8月標普調低美國主權信貸評級後,隨即觸發市場對美國政府無力還債的憂慮。因為連被公認為最安全的資產也不再安全,其他股票及債券等風險資產估值更岌岌可危。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環球股市一直有「美國打噴嚏,全球大傷風」的說法,對於資金流通性高的港股尤其如此。恒生指數於2011年8月5日收報20,946點,並於美國主權信貸評級被調低後反覆尋底,至當年10月4日最低報16,170點,兩個月內大跌4,776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