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構想第一人 華資地產五虎將 胡應湘身家130億元|富豪智慧|創業淘金

創業

廣告

港珠澳大橋富豪智慧】合和實業創辦人胡應湘工程師出身,雖以地產起家,但一直強調基建發展之重要性。他早年已是先頭部隊,參與發展內地基建,更是倡議港珠澳大橋的構想的第一人。具遠見是他作每項重要決定的首要考慮因素之一。

撰文:Smart ED編輯部|圖片:unsplash、新傳媒資料室

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三地的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後,被譽為港珠澳大橋構想第一人的胡應湘,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圓了自己的心願」 從醞釀建設直至2018年10月24日通車,經歷35年之久,而構思出這座大橋的胡應湘,更是香港地產業的傳奇人物。

把土木工程學以致用

胡應湘1935年生於香港,祖籍是廣東花縣(即現時的廣州花都區),其父胡忠是上世紀60年代「的士大王」。

1958年,23歲的胡應湘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後,回流香港工作,成為一名結構工程師。 胡應湘成功的秘訣之一是學以致用,發揮所長。

他一直認為自己攻讀土木工程,從事的行業定要與建築或土木工程有關,要有相當的了解。

1969年,父親胡忠作擔保,為胡應湘向銀行貸款1,500萬元,其後創立合和實業,發展地產生意。 當年,香港政府宣布興建首條海底隧道時,胡應湘預見灣仔及銅鑼灣,將會成為最有商業發展潛力的地區,於是選定灣仔區作為寫字樓物業發展的目標,漸漸成為區內擁有商業發展用地最多的人。

1972年,他創立合和實業;同年8月在香港上市,當時與長江實業(現為長實集團,01113)、新鴻基地產(00016)、新世界發展(00017)、恒隆集團(00010),被稱為香港「華資地產五虎將」,奠定了其在本港地產業界的地位。 跟當代不少生於香港,心在內地的港商一樣,胡應湘早已北望神州,在內地尋求發展。矗立在廣州越秀區流花路,逾30年的中國大酒店就是其作品。

1980年,胡應湘全權負責中國大酒店的策劃和建設,興建期間廣州經常停電,為保證施工順利,他便與廣州供電局及相關人員協調,對方告訴他,廣州全市日供電僅有1,000萬度,而中國大酒店每日的用電已佔去1.5%。

這讓胡應湘深刻體會內地在諸多硬件上,存有嚴重不足的問題,當時他時常往返廣州及香港,惟交通行程便要耗費一天時間,這讓他體會到內地交通設施的落後。

上世紀50年代,胡應湘留學美國時,已詳細分析及考查了高速公路,對美國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並為此寫了數萬字的論文。

早在1979年,胡應湘提及:「國家經濟要騰飛,就必須優先發展三項硬件,即通訊、能源、交通。」因此他停止公司計劃中的地產和酒店項目,轉而投入內地的電力和交通事業。

預見深穗的經濟發展潛力

珠江三角洲與港澳緊密相連,隨著經濟發展,三地之間關係愈加密切,發展高速公路是三地經濟發展的保障。為此,他向中央倡議不少基建項目,包括1981年進京時,他就帶了廣州—深圳—珠海高速公路的建設圖紙。

1981年胡應湘預見深圳、廣州一帶經濟具發展潛力,遂向廣東省政府倡議興建廣深高速公路計劃,根據未來車流設計六個車道。但在當時的內地想投資建設一條高速公路,令他遇到的阻力重重。

據悉,當時有工程師直言:「我們這裏不比香港,老百姓連自行車都買不起,你興建六車道的高速公路有甚麽用?」 胡應湘回應道:「我了解,但香港也是這麽發展過來的。」 在胡應湘的大力推動下,經歷長達逾十年時間,1997年,一條總投資122億元人民幣,全長122.8公里的廣深高速公路全線終於完工。

繼廣深高速公路後,胡應湘投資興建廣珠高速公路、廣州東南西環高速公路、順德路橋系統工程、虎門大橋、沙角B電廠、沙角C電廠,以及深圳皇崗邊檢綜合檢查站等項目。

1983年,胡應湘赴美國的弗吉利亞時發現: 「弗吉利亞海岸北部的那座橋(Chesapeake Bay Bridge)真是一個工程學上的奇觀,這橋的跨度與香港到澳門的距離相當,水位也差不多,我們為甚麽不造一座?」

胡應湘提出宏偉計劃建造港珠澳大橋,這個提議得罪了不少香港碼頭、貨運的既得利益者,也在城中富豪圈中引起了巨大的紛爭。 經歷超過一年的討論,政府最終在2003年拍板建橋;2009年港珠澳大橋正式動工。

泰國公路鐵路項目曾遇挫折 2013年,胡應湘回應當初為何如此執著: 「當時我是港口及航運局主席,認為香港有需要盡快建深水貨櫃碼頭;否則,航運中心的地位會被內地及東南亞趕上。我見到有問題便要出聲,否則便對不起香港市民,也對不起自己。」

胡應湘總能為長遠作打算,他提出不少倡議,與常人的視野不同,是一般人未能看透,亦無法理解的。 這讓他常常受到非議,直至廣深高速建成後多年,廣東省政府領導終於承認:「我們之間的爭論,是先進與落後之爭,你代表先進。」

而他早在1983年提出的港珠澳大橋構想,終於20多年後才獲得共識。 然而,他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上世紀90年代,合和在東南亞國家投資基建曾遇挫折,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導致合和在泰國的曼谷高架公路及鐵路項目,被當地政府以鐵路無法如期完工為由而撤銷合約,翌年公司為此撇賬超過50億元,業務發展步伐亦因而放慢。 胡應湘也承認這項投資是其一生的最大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