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空間大 亞洲經濟全球增長最快

亞洲經濟全球增長最快 政策緩衝中美貿易戰影響|基理基金

投資

廣告

亞洲區股市在過去一個月回穩,一方面因為中美貿易戰出現積極進展,兩國有望簽署階段性貿易協議;另一方面,全球央行勢將繼續維持寬鬆政策,令市場保持充足流動性。

撰文:基理基金|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亞洲區股市在經歷了第一季的大幅上漲後,在第二和第三季因為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和全球經濟數據疲弱而回落。中國第三季度GDP增速放緩至6%,以美元計價的出口額在9月下跌3.2%,皆顯示貿易戰的影響已反映到經濟數據中。但中美兩國在10月初的貿易協商中取得積極進展,達成第一階段共識,令市場情緒得到紓緩。消費和科技升級,以及積極的刺激政策將穩定亞洲區經濟增長。

消費、5G科技升級促增長

儘管中國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長呈現出放緩趨勢,但細看仍有亮點。期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60%以上,對GDP增長貢獻最大,證明在外部充滿挑戰性的環境下,中國經濟仍可受益於國內龐大的消費群體。統計顯示,中國擁有約4億中等收入人口,這一群體將持續促進消費升級,為聚焦內需的公司和產業帶來機遇。

同時新科技的應用也為市場帶來新催化劑。以手機行業為例,如今智能手機市場滲透率正趨於飽和,消費者更換新一代手機的速度越來越慢。有調查顯示,這是因為智能手機價格高昂,且每次功能更新幅度較小。但是5G科技的應用將為智能手機帶來新賣點,提振消費者購買慾。投資者可多留意中國內地和台灣的5G科技相關公司,因為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中國內地公司將可望減少對美國技術供應商的依賴,轉而加強與台灣和內地本地技術供應商的合作。

亞洲政策空間大

除了內生動力,亞洲各國仍然有較大政策空間緩衝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同時,歐美主要央行繼續實施寬鬆政策,為亞洲區各國提供了額外的政策空間。比如中國政府已經再三確認中國仍有足夠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空間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早前表示中國並不急於跟隨其他央行實施大規模的降息和量化寬鬆政策,而是珍惜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

中國目前正通過調降存款準備金利率、中期借貸便利和貸款市場利率等方式為市場注入流動性。同時過往數年的去槓桿政策也令中國非金融部門的槓桿率得到控制,為中國進一步推出財政政策提供了空間。亞洲區內其他國家如韓國、印度和印尼已在今年多次減息。

此外,這些國家還紛紛推出財政政策扶持經濟增長。如印度在第三季度推出大規模的減稅計劃,促進企業投資。在印尼,總統佐科威連任後,除加速推進基建投資外,還計劃推進減稅和勞工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發佈報告指,亞洲區將在今年和2020年分別維持5.0%6和5.1%的經濟增速——雖然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慢,但仍然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