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人壽保險 等於 儲錢 食息一族 可以點 部署 諗sir

買人壽保險等於儲錢?48歲食息一族可以點部署?|諗sir

投資

廣告

今次讀者月入$90,000,於大灣區任大專教師,買了5份保險的她,應該繼續供款,抑或贖回再自行投資呢?

撰文:諗sir︳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買了人壽保險=儲蓄?

諗sir:
本人今年48歲,草根階層出生,靠自己半工讀完成學業,於大灣區任大專教師,月入約90,000元,扣除供養父母,供樓及其他使費,每月儲蓄55,000元。已離婚,沒有小孩。

資產方面,買給父母名下未補地價居屋,綠表市值740萬元、白表市值近1,000萬元,仍欠銀行150萬元,月供10,000元;另有藍籌股票市值200萬元,現金140萬元。

現時工作不穩,也非自己興趣,正考慮幾年內到英國讀書兼移民轉行,但讀書及供養父母每年50萬元,如加按居屋每年供48萬元,即每年需要百萬,轉行前景收入也不明朗。長遠希望有香港及英國樓收租,也有其他收息收入以達至財務自由。

另外,買了的保險如下:

  • 保柏住院(大房保障),每月保費325元;
  • AXA危疾30萬元保額,每月保費540元;
  • AXA意外100萬元保額,每月保費75元;
  • 恒生人壽240萬元保額至65歲,無儲蓄成分,每月保費390元;
  • 恒生人壽150萬元保額至99歲,有儲蓄成分,每月保費1,930元,供25年,現在供了12年,明年平手,贖回保單可取回已供30萬元。

請問現有各類保險是否足夠,又或者太多?恒生儲蓄人壽應否繼續供,還是贖回30萬元自己作投資,只買無儲蓄成分人壽?
謝謝諗sir指點,感激不盡!

讀者婷上

 買了 人壽保險 儲蓄
圖片:unsplash

港股市場不適合食息一族

工作至48歲,為何還要搞甚麼進修和轉行?自己份工已不感興趣,那透過工作要達成甚麼目標?由讀者提供的保險供款資料,15年供款346,725元後,預期可得390,797元的保險,當然又係話「送」150萬元保額。先唔講讀者一旦離世,保額可送比邊個,150萬元保額如果買份20年唔加價的term life,30歲男士只係230元一個月,買15年只係支出41,400元。

那讀者15年打錢346,725元入去,平均cash flow約為將17萬元鎖死了7.5年。將17萬元做定期每年收2厘,7.5年有約26,000元,比起保險公司不保證地給44,072元(390,797-346,725)給你,用一半時間拿26,000元應感覺實在點。更何況定期是無風險利潤,讀者可行前一步用渣打銀行的直債,或者滙豐的,年回報3.5至5.5厘大把選擇;至於債基風險會高一點,但已計出金額只是藍籌股的六分之一,派息可達年10至15厘。

讀者只要將17萬元投入收息10厘,七年半收息12.75萬元,已夠買足20年150萬元保額Term Life及多過上述保險派息,重可以隨時拎返,唔似保險被鎖死,更何況上述保險的44,072元回報是不保證的。買人壽當儲錢此概念是錯的,上方已計出回報很差,至於讀者未來亦無對他人之財務責任,人壽如打平或小蝕,可以斷單。

藍籌可逐漸轉做債基及美國交易所買賣基金(REIT),香港股票市場已絕對不適合想平穩食息之人,之前10年已計出香港股市平均波幅比別國高,何況未來幾年路更難行?債基派息由小本做起,派得好才慢慢再加碼也未遲;至於REIT不要買香港,連領頭羊領展房產基金(00823)都被人打到殘晒,總之股向美國看,樓向英國看,錢在香港搵(低稅)。

延伸閱讀:【房託基金】REITs是甚麼?最高近8厘息 香港REITs派息、物業分佈、留意事項懶人包

延伸閱讀:【領展(00823)】派息年年增!買領展收息好過買樓收租 最佳買入時機

編按:諗sir將親身為本欄讀者解答有關樓市及收息工具相關的理財疑難。相關問題可電郵至此,主旨列明「諗sir樓換樓」。
*2.59用作計算在目前息率水平,每10,000元還款能力中,銀行可借出的貸款金額,換算後得出數目單位為百萬元。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