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全球疫苗競賽 俄被質疑樣本太少 中國稱十一月可接種(下)

【專題】全球疫苗競賽 俄被質疑樣本太少 中國稱十一月可接種(下)

社會熱話

廣告

另一款廣受關注的疫苗「AZD1222」,由英國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藥廠(AstraZeneca)合作研發。阿斯利康7月底發表第一及二階段臨床試驗結果,指其安全並有效產生抗體,且免疫反應最少維持兩個月。首兩輪試驗者有70%人出現疲倦、頭痛、針口紅腫等輕度副作用;早前的第三輪試驗遇上較大阻滯,成為國際頭條——一名接受注射者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據報患上「橫貫性脊髓炎」(transverse myelitis),令試驗一度暫停。

至於美國輝瑞(Pfizer)及德國BioNTech研製的疫苗「BNT162b2」,在德國的首兩輪試驗結果正面,目前同樣已進入第三階段,涉4.4萬人,預計下月可得悉疫苗是否有效。該疫苗早前惹關注,因有部分參與試驗者出現輕至中度副作用,包括疲勞、頭痛、發冷、肌肉疼痛,發燒,有人甚至發高燒。由法國藥業巨擘賽諾菲(Sanofi)與世界最大疫苗生產商葛蘭素史克(GSK)合作研發的疫苗,起步稍遲,本月3日才展開首兩階段試驗,涉440人,年底將展開第三階段試驗,冀明年上半年面世。
五大疫苗技術 「核酸疫苗」為新方法
以上疫苗看得人眼花繚亂,但其實可概括為「五大路線」——分別為全病毒滅活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即mRNA和DNA疫苗),以及重組蛋白疫苗。上述的中國國藥及科興的疫苗為滅活疫苗;中國康希諾生物(CanSino)的「Ad5-nCoV」、俄羅斯的「Sputnik V」及英國牛津大學的「AZD1222」均屬腺病毒載體疫苗;美國莫德納及輝瑞的為mRNA疫苗;賽諾菲與葛蘭素史克的則為重組蛋白疫苗。

5種技術中,滅活疫苗屬最傳統做法,以已死亡病毒來刺激人體產生抗體;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則顧名思義,以低毒性流感病毒「載著」新冠病毒S蛋白(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的關鍵蛋白)基因,令人體產生抗體防新冠病毒之餘,兼防流感;腺病毒載體疫苗則以經改造的無害腺病毒為載體,同樣裝入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此技術曾用以研發伊波拉疫苗,但限於實驗階段,有專家指其可能刺激免疫系統,引發副作用。
核酸疫苗則較新,僅利用在實驗室裡生成的新冠病毒遺傳密碼的一小部分,不含病毒本身,以激發免疫系統產生抗體。至於重組蛋白疫苗,又稱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透過基因工程方法,大量生產新冠病毒的S蛋白,再將其注射到人體。

專家︰疫苗研發平均需10.7年
美國加州大學分子及細胞生物學教授加西亞-奧赫達(Marcos García-Ojeda)指,疫苗研發平均需時10.7年,僅約6%候選疫苗最終能通過審批推出。一般情況下,科研團隊在實驗室研製出候選疫苗,並完成動物測試後,便展開首階段臨床測試,旨在確認有否嚴重副作用,以及能否引發免疫反應,接受測試者一般有數十人;第二階段通常涉及數百人,旨在找出最合適成分及劑量、了解打第一針後應相隔多久再注射,並進一步確認有否嚴重副作用等;第三階段屬大規模,參與人數達數千以至數萬,以肯定疫苗效力及安全性。首兩階段可於一年半載完成,但第三階段則需長時間觀察,短則一年,長則需時數年。疫苗還要獲各國監管機構審批才能推出,惟今次疫情嚴峻,部分國家「雙管齊下」,一邊進行第三階段試驗,一邊已準備大量生產。在倉卒時間內,大規模的試驗或未能招募足夠志願者,另據報部分團隊基於安全疑慮,把兒童、長者及孕婦等風險組別剔除,令人擔心難以確認疫苗對這些人士的影響和效用。

冀達60%有效率 抗體時效惹關注
疫苗安全之餘,當然亦要有效。據莫德納及輝瑞公開的資料,莫德納會以志願者接種第二針後兩周後的確診病例,判斷疫苗效用,其會在疫苗組及安慰劑組合共出現151個確診病例時,分析兩組人的確診比例,希望能得出疫苗組感染風險降低60%的結論——高於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最少降低50%風險的要求。輝瑞的目標(減60%風險)一樣,但會以志願者接種第二針後一周、積累164宗病例時作計算。
接下來的是,疫苗效力可維持多久?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於今年3至6月,監測逾90名新冠肺炎患者及染疫醫護的抗體水平,發現抗體水平在患者發病後約3周達高峰,之後急降。60%人在身體激烈抗擊病毒期間出現強力抗體反應,但僅得17%在3個月後仍能維持同樣強度,部分人甚至再也驗不到抗體,意味新冠肺炎與傷風感冒一樣,不會永久免疫,每隔一段時間便需注射疫苗。牛津團隊早前稱,暫未能確定其疫苗引發的免疫反應可維持多久,中國國藥則估計其疫苗效力最多可維持1至3年。

富國瘋狂預購 特朗普冀大選前接種
再來便是疫苗的「可獲取度」。各款疫苗未有確實推出日期,但多個富有國家已爭相搜羅。其中起步較遲、法國賽諾菲及英國葛蘭素史克聯手開發的疫苗是一大目標。美國政府早於5月展開「神速行動」(Operation WarpSpeed),對其中7種疫苗的早期試驗提供資金,7月與賽諾菲及葛蘭素史克簽訂21億美元(約162億港元)合約,協助研發並預購1億劑。歐盟同月亦與賽諾菲及葛蘭素史克達成協議,可採購共3億劑。
此外,美國8月亦宣布預購該國公司莫德納1億劑「mRNA-1273」疫苗,涉額約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並有權再預購額外4億劑,華府也同時預購牛津以及輝瑞的疫苗。據報總統特朗普冀趕在大選前交出成績單,考慮繞過監管,加快疫苗審查程序,目標是在11月3日大選前啟動接種計劃,惟被各方專家潑冷水。英國、澳洲及日本亦各自與不同藥廠達成預購協議。

【專題】全球疫苗競賽 俄被質疑樣本太少 中國稱十一月可接種(下)
俄羅斯「Sputnik V」疫苗率先跑出。
【專題】全球疫苗競賽 俄被質疑樣本太少 中國稱十一月可接種(下)
內地公司科興的疫苗實驗室。

中美俄無參與COVAX 港大疫苗候選 
上述國家迄今已預購、定下增購額以及正在磋商訂購的疫苗,最少達15億劑,令人關注發展中國家會否難以獲取疫苗。世衛、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及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聯合領導的「新冠肺炎疫苗研發資助計劃」(COVAX),稱會致力確保各國可公平地獲取疫苗,並協助各國降低押注在不成功疫苗的風險。COVAX迄今有156個經濟體參與,佔全球近三分二人口,當中包括64個較富有經濟體,目前有9種候選疫苗,目標是2021年底前交付20億劑。
疫苗定價高低不一,據報內地有疫苗定價約300港元一針,美國莫德納的疫苗則初步定價逾240港元、輝瑞的則為逾150港元,故COVAX亦會協調各國訂定疫苗價格,冀壓低在貧國的定價,確保民眾公平接種。但已展開退出世衛程序的美國,月初宣布不參與COVAX,原因是不想再受世衛等多邊團體限制;而中國及俄羅斯均無參與計劃。

本港特區政府則稱有參與COVAX,指該計劃將覆蓋35%市民需要劑量,首批疫苗料2021年底前抵港,優先讓長者、長期病患及醫護人員接種,政府亦已向中央政府提出購買內地疫苗。值得留意的是,本港大學亦有參與疫苗競賽,當局已撥款約2,950萬港元,資助兩所本地大學開展共4個項目。其中港大研發的噴鼻式疫苗,亦名列COVAX候選疫苗名單內,據報可防新冠肺炎及流感,將在港展開首階段測試,試驗用疫苗由內地長春百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會在三期試驗完成後最快一年內推出。
全球逾四分一人不願接種
萬事俱備後,只欠東風——民眾接種意願。民調公司Ipsos上月底公布涵蓋27國近兩萬名受訪者的調查,發現約74%民眾願意接種疫苗。中國有97%受訪者表示願意接種,為各國之冠,其次是巴西、澳洲及印度;但最大疫國美國僅67%人願意接種。民眾抗拒疫苗的最大原因是擔心有副作用(56%),其次是質疑功效(29%),以及自認染疫風險不高(19%)。阿斯利康、輝瑞、莫德納及葛蘭素史克等9間藥廠,早前罕有作出聯合承諾,保證忠於科學,在確保疫苗安全有效前不會貿然推出市場,冀公眾安心。

【專題】全球疫苗競賽 俄被質疑樣本太少 中國稱十一月可接種(下)
【專題】全球疫苗競賽 俄被質疑樣本太少 中國稱十一月可接種(下)

資料來源: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