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健康慢牛料持續 捉緊三大板塊機遇

投資

廣告

捉緊三大板塊機遇

雖然強者騰訊由年初至今一直撐市上升,股價累積龐大升幅,但投資者不妨留意落後板塊內銀股,瞄準內地經濟轉型機遇,百業之母內銀股可望率先受惠,而滙控又可望受惠美國加息,值博率較騰訊為高,更買得放心,又可穩袋股息。同時,記憶體股雖然暫時抖抖氣,但隨着人工智能(AI)大行其道,未來只會愈升愈有。明年譚新強繼續看好內銀、滙控,以及在海外上市的記憶體股。

內銀股兩年內升50%

譚新強表示:「明年最保守仍然是買金融股,內地宏觀經濟轉型,若然漸見轉型成功的苗頭,內銀將會重估至比較合理的市賬率。」
目前內銀市賬率普遍介乎0.7至0.8倍,若然外界對內地債務憂慮減輕,相信對內銀有正面幫助。
事實上,近幾年外資對內地經濟未持正面態度,由年中開始,評級機構穆迪及標準普爾,先後下調內地主權信貸評級,認為內地信貸長期強勁增長,加劇經濟和金融風險。
近年興起一詞「灰犀牛」,就是外界對內地債務危機的關注,涵指一些會發生的潛在危機,但當局者卻視而不見。

健康慢牛料持續

內銀股股本回報率(ROE)普遍達15%,四大內銀中以建設銀行(00939)的股本回報率最高達15.14%;而招商銀行(03968)更達16.48%。

同時,內銀普遍受惠淨息差回升,帶動盈利增長加快,而不良貸款率亦見改善,當中以招行最為亮麗,不良貸款率達1.66%,較去年底下降0.21個百分點,反映資產質素好轉。
譚新強指,內銀股息率達5厘,而股本回報率又不俗,下行風險最低,算是頗穩陣的投資。
若內地經濟轉型漸入佳境,內銀股估值得到重估,如市賬率由0.8倍升至1倍,股本回報率維持15%,內銀股股價可望升四至五成,亦可間接推動大市破頂,相信兩年後恒指可高見40,000點。
譚新強提及,內地以「去槓桿,防風險」為主軸,中央亦會嚴控任何泡沫,以致健康慢牛得以延續。回顧內地M2供應,按年增速明顯放緩,由2016年10月的11.64%,放緩至11月的9.12%(見下圖),反映理財產品開始清理,內地金融去槓桿政策奏效。

譚新強補充道,明年騰訊較少機會跑贏大市兩至三倍,騰訊市盈率高,若然盈利未如預期增長強勁,估值難以維持40倍,料現價已反映不少好消息。所以,內銀股相較下,則變得較為穩陣。

滙控受惠加息兼換帥

除內銀股外,中環資產投資譚新強仍看好滙控,因為間接受惠加息及更換新管理層,故近日股價一度升至80元這個十年高位水平。
先講加息,上週聯儲局舉行議息會議,決定加息0.25厘,至1.25至1.5厘水平,令美元孳息曲線變得傾斜(見下圖),有利銀行擴大息差。
譚新強估計,明年美國將再加息三至四次,屆時香港銀行上調P按難以避免。
不過,近月香港H按有升無跌,由年初的一個月H僅0.7463厘,升至最近的1.12679厘。
換言之,H率先上調、P仍然按兵不動,對象滙控這樣的本地資金淨拆出銀行最有利。

因為滙控向銀行同業拆出資金時,可以收取更高利息。
另一方面,當P按兵不動時,存款利率亦告不變。所謂此消彼長,滙控的存貸息差有所拉闊。
此外,譚新強看好滙控更換管理層,成股價上升催化劑。
事實上,前友邦保險(01299)行政總裁杜嘉祺於今年3月13日獲委任為滙控非執行主席後,股價便累升27%。
今年10月1日,杜嘉祺正式接任,同月12日滙控宣布由集團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行政總裁范寧接任歐智華成為集團新任行政總裁,並將於明年2月21日生效。

市場憧憬股份回購

倘杜嘉祺新官上任刺激股價上升這條方程式奏效,相信范寧出掌集團要職這個消息可繼續發酵,股價仍可看高一線。
雖然滙控坐擁加息及更換管理層這兩大利好因素,惟譚新強指出,滙控估值暫時難和美國銀行股,如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美股編號:MS)睇齊。
由於受惠減稅,近日摩根士丹利股價一度高見54.25美元,市賬率升至1.3倍;相反,滙控市賬率僅為1.2倍。

十多年前,滙控曾大規模進軍美國市場,例如曾斥資1,100億元收購Household International、後易名為滙豐融資發展美國消費信貸業務。

然而,隨著爆發金融海嘯,滙控敗走麥城,將相關資產與業務出售多不同買家。故現時滙控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美洲業務佔經調整除稅前利潤比重低至7.4%。
雖然滙控未必能夠大幅受惠美國減稅,惟仍有美國加息及更換管理層這兩大利好因素撐腰,和其他港股相比之下,集團股價值得憧憬。
時值聖誕,港股素有「聖誕鐘買滙豐」這個說法,因為市場開始偷步炒作明年公布的今年全年業績。
不過,近年市場對滙控每年年初公布的回購計劃期望甚高,不排除投資者偷步炒作集團回購股份,為「聖誕鐘買滙豐」這個說法賦予新意義。

記憶體股三星勢成最賺錢公司

隨着AI崛起,譚新強信心十足,明言硬件將會跑贏軟件。AI的主要食糧是數據,而不是軟件程式,直指市場錯判科技形勢。
譚新強表示,AI現在才正式開波,第一階段是電動車,如Tesla(美股編號:TSLA);第二階段是人類放手軚盤,讓車行數十秒,但不會死。
「目前AI已進入第三階段。今次討論範圍涵蓋AI、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說的是機器服務機器,今次夢想唔會細過之前2000年時代Web1.0。
「AI的話題只會長期不斷討論,但十年後可能是AI討論AI。硬件軟件股份都在週期性調整,若今次調整較以往為淺,而這些公司仍然很賺錢,那再踏入另一個上升週期就不得了。

今年這些硬件股份盈利增長強,市盈率相對回落。下次上升不單是純利增長推動股價,或許更是估值重估。」譚新強分析。

三星電子純利明年可能是持續性永遠超越蘋果公司(APPLE,美股編號:AAPL),成為最賺錢公司。三星電子市值目前排第11位,約3,000億美元,三年內可望挑戰首五位(見下表)。
三星電子純利已超越Intel(美股編號:INTC),不會再回頭望,只會繼續向前行。
譚新強續指,半導體分了兩個陣營,台灣代表邏輯晶片陣營;南韓代表記憶體陣營。以後AI漸趨成熟,軟件具自我學習能力,便可以自行編寫,所以硬件將會重要過軟件。

目前最能代表AI,便是Nvidia(美股編號: NVDA), 其股價由年初翻逾一倍,至11月中高見217.36美元,便可知其受歡迎程度。

得數據得天下

譚新強特別指出數據中心,以至儲存數據的記憶體重要性。
「未來AI就是邊個掌握最多數據,就誰得天下。記憶體絕對重要過邏輯晶片,運算法不是最重要。」
事實上,全球數據中心規模過去五年正不斷增長,平均複合增長率達17.39%(見下圖),而亞馬遜、微軟(Microsoft,美股編號:MSFT)、IBM(美股編號:IBM)、 谷歌(Google)在全球雲計算市場佔比超過六成,可見科技巨頭默默建立其數據王國。

「市場忽視記憶體股票的潛力,軟件股普遍有20至40倍市盈率,我就賭市場錯判形勢,記憶體股票僅得5倍市盈率,絕對值博。」
目前記憶體市場由三星電子、SK海力士(SK Hynix, 韓股編號:000660)及美光(Mircon,美股編號:MU)瓜分。
早前僅有三星電子能做到64層3D NAND Flash技術,至今美光亦有所突破,與前者看齊,首次掌握64層3D NAND Flash技術,前景相對看好。在11月硬件股調整期間,美光表現仍較佳,調整幅度較少(見下圖)。
從估值角度出發,三星電子預測市盈率為16.3倍, SK海力士為19.2倍,而美光僅為10.2倍,絕對有條件追落後。

美光望追落後

譚新強補充道:「我就睇好Sanjay Mehrotra,佢過檔美光絕對是野心勃勃。等如我睇好滙控,就是睇好杜嘉祺過檔一樣。」
美光於年中任命SanDisk的共同創辦人Sanjay Mehrotra為行政總裁,有助其開拓記憶體市場。
譚新強以四大理由總結記憶體股前景:「需求無窮增長、摩爾定律(Moore’s Law)物理極限、寡頭壟斷、內地短暫未能打入市場,是記憶體股增長的助燃劑。」
雖然市場有人認為記憶體售價過高,接近見頂。惟譚新強指,記憶體售價調整亦是正常,NAND Flash售價跌逾一成,三星電子絕對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投資者反而應較關注出貨量的增長和成本,有否跟隨價格下跌。

至於主要應用於電腦、手機的DRAM更是毫無跡象見頂,全球數據中心愈起愈多,肯定不止應用於串流視頻,更可能是應用於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若然提及應用端層面,未來電動車將會有增無減。以Tesla為例,目前車內只少有九個鏡頭,需要儲存和處理大量數據。
未來每輛車至少配備容量達幾百個GB數據,再加上街道數以億個鏡頭,均需要記憶體儲存大量數據。
因此,以監控鏡頭視頻起家的海康威視(002415)股價亦水漲船高。
惟至今市盈率達49.24倍,估值不便宜,不妨待調整伺機吸納。這些公司都是呈結構性增長,順應社會大趨勢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