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學士

讀副學士升大學其實唔難 過來人:揀啱院校最重要

社會熱話

廣告

相信不少人都曾經歷過長達一個多月的公開試,這可謂「一試功成萬骨枯」:考獲高分者自然一登龍門進大學,而成績稍遜者則暫時與大學緣慳一面,但在他們眼中,大學之夢卻非因一次滑鐵盧而毅然放棄,不少副學士生一直相信苦心人天不負,而一直默默耕耘,希望一圓大學之夢。

撰文: 投稿人(墨絡)  |   圖片:Visualhunt

1)道路不同,方向一樣:

阿慈(化名)是由嶺大Higher Diploma(HD)升上嶺大degree的過來人。她認為讀HD時困難重重,歸納原因有三:一是非身在本部讀書,推動力不足;二是選擇進取者寥寥可數;三是認為由HD升上大學是痴人說夢。更甚,她指出HD收生標準久奉,對學生要求有欠圓足,遂不少同學在課堂上皆持悠哉悠哉之態,學習氣氛稍遜,因耳濡目染,學生學習態度自然散漫。

她細數當年,那時實千萬個不願意修讀2年HD後便直接投身社會工作,遂把心一橫,心萌考進大學之意。但嶺大大概要求學生在第一個學期GPA達3.7才有面試機會。可是,她的兩位朋友GPA分別達3.6及3.7,皆被拒諸門外,因前車可鑑,她猜想嶺大應要求GPA近4才取錄。

然而,她的成功故事背後卻有一段汗與淚交織的故事,她一直深信心態決定境界,正如電影《激戰》中的男主角張家輝在戲中所言:「你行得上台,就唔好怯,一怯,你就輸成世!」。她依稀記得當年初到紅磡華懋中心上課,發現除了學校設施新簇值得一揚外,不論師資還是課程內容均有欠完善。她指出HD的老師大多以兼職形式受聘,故對HD同學投放備課的時間較全職形式的少。例如她曾遇一老師終日在整個課堂上播放多媒體教材,而欠缺上課講解,使她大有在堂上虛度光陰之感,故她需在課後投放更多時間理解課文內容,為沉重的功課壓力百上加斤。更甚,HD課程的基礎中文科(即普通話科)與學士課程的實用中文科(LCC)相比,前者考試題型大多為填充題,因她認為普通話漫無邊際、術語繁多,加之概念接近,定義一時不清,思慮片刻不慎,終致顛三倒四,錯判音韻四聲,故她需以死記硬背的方式把所有拼音牢記在腦海中,方可確保答案正確。而後者考試題型則全為多項選擇題,溫習時則可較輕鬆,至少遇上難題時可一碰運氣,猜中答案。由於HD課程之考試問題比學士課程所考核的更艱澀,因此她在HD讀書時所承受的壓力實不足為外人道。但雖然她認為自己在讀書上乃朽木之才,但當眾人認定她是朽木不可雕時,她卻不理世俗眼光,每天徹夜不眠,挑燈夜讀,將勤補拙,終在第一學期以GPA 3.93之姿,第二學期GPA 4之態考進嶺大。

2)只差一點點

Never(化名)為第二屆中學文憑試考生,考獲20分,以1分飲恨未能晉升大學。曾在嶺大社區學院就讀文化研究與傳播副學士,後在第二學期離校決意重考公開試。

他指出嶺大副學士課程比其他大學副學士課程更難只需就讀一年便晉升學士課程,例如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只需第一年GPA 3.5以上(滿分為4.5)便獲面試機會,而嶺大社區學院則需GPA3.6以上(滿分為4)才可獲面試機會。但即使有幸得面試機會,仍未必獲取錄,例如他的朋友曾在第一學期GPA得3.8、第二學期拿3.87,故受嶺南大學邀請面試,但最終仍不獲取錄,可見嶺大學士銜接課程的收生標準實模糊不清,教學生無所適從。

其次,他指出嶺大副學士課程的文化研究科評級標準不合邏輯。在此科中,每位學生皆需修讀兩科主修課程:文化研究入門和電影學,而學生在這兩科的平均等級為B-,而奪B+或以上者更是寥寥可數。他指出分數低的原因乃非學生質素問題,而是老師評分準則出現謬誤。他指出該評分老師曾說道:「因我們只是學了兩個課程,而文化研究卻博大精深,因此你們所寫的內容是難以達至高的水平」,他聽後旋即搔首抓耳,因老師評分準則理應為學生在課程的學習表現,而非假定學生對文化研究科的基礎不足,這無疑嚴重影響學生們之GPA及日後晉升大學所要求的分數。此外,他更指出在嶺大副學士的文化研究科課程中,曾有一屆修讀該課程的學生全不獲大學取錄,可見其弊之深。

追憶去年,他稱當初報名副學士是因為所謂:「一鳥在手勝過百鳥在林」,即計劃以副學士作為假若重考文憑試再次失手的「安全網」。但及後發現若經副學士升上學士之路可謂「過五關斬六將」,不但考慮GPA、文憑試成績,面試表現更為首重,例如當中面試問題涉及本科議題如該科與時事的關係、學校文化如嶺大有什麼主要的特色、生活化問題如家長如何鼓勵家中小朋友做家務等,若面試稍一不慎,便前功盡廢。加上大專課程論文考試無窮,兼顧重考預備時間有限,遂選擇壯士斷腕,離校全力準備其兩科文憑試,但求以combined cert 形式重登大學之門。

不論是走阿慈還是Never的路,其實目標都是不約而同:追尋大學之夢,結果縱然未必盡如人意,其每一步若有一子踏錯,隨時滿盤皆落索。但二人仍深信一旦踏上夢想這條路,跪着也要走完。縱然最後可能會弄得傷痕纍纍,但至少嘗試過,無悔青春滴下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