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店

自家研發人工智能運算法 博士生零成本創無人店方案 | Future Impact Lab | 創業個案 | Startup

創業

廣告

無人店開始出現,這種嶄新的銷售模式,吸引顧客爭相體驗,感受科技帶來的購物樂趣。別以為只有國際科技巨擘才有能力研發無人店,其實香港新創公司Future Impact Lab也有推出相關方案,而且成本大幅降低。

撰文:Smart ED編輯部  | 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Future Impact Lab無人店方案 助力物聯網大氣候

Future Impact Lab從事創新策略,除了為企業出謀獻策,同時研發各式人工智能的解決方案,應用於農業、節能及教育層面。

近期奧海城與AlipayHK合作,推出星爍無人店,用戶可以電子錢包掃碼進入無人店,系統全自動掃描顧客所挑選產品,最後可自助結賬離開。

屈臣氏集團經已在中環開設CKC18無人概念店,顧客揀選貨品後,可直接自助結賬及離開;或選購時用手機應用程式(App)掃描貨品,再自助結賬。

為何店舖知道顧客買了哪些貨品?因為貨品貼上附有應用射頻辨識(RFID)標纖,以感應器讀取貨品資料,這樣便毋須收銀員協助結賬。

體驗1分鐘貸款批核,隨時提款話咁易!

自主研發人工智能運算法

美國零售龍頭企業亞馬遜(Amazon),在西雅圖開設的Amazon Go無人店大受歡迎,有傳集團計劃在2021增開3,000間分店。

顧客在Amazon Go入口掃描手機App,選擇商品後,便可直接離開,由於手機App與付款方案綁定,系統自動誌賬。

Amazon Go店內裝設大量鏡頭,紀錄顧客的一舉一動,並且實時進行分析。

Future Impact Lab創辦人盧思遠博士說:「現時的無人店,主要用RFID或鏡頭,各有長短,也可以混合使用。」

RFID由來已久,常用於物流業,成本較低,然而只能收集顧客購買貨品的資訊,無法知道顧客於店內的其他行為。

至於Amazon Go的技術,由於用上大量鏡頭及運算,成本極之高昂,每間分店投資動輸逾100萬美元,好處是能夠收集大量資料,分析後可作營銷用途。

Future Impact Lab較早前應星展銀行之邀,參加DBS Business Class舉行的講座「重新塑造零售顧客體驗」研討會,在場展出無人店方案。

Future Impact Lab提供的無人店方案,顧客選取貨品後,可在Kiosk自助結賬,該處設有鏡頭,讀取貨品資訊。

系統詢問顧客是否購買這些貨品,顧客豎起大姆指,類似「俾like」手勢確認,然後結賬離開。

「我們自主研發人工智能運算法,將複雜的運算簡單化,毋須使用大量鏡頭,即使離線也可使用,令投資成本大幅降低。」

交換服務有利成本降

據悉,若要做到類似Amazon Go的效果,系統需要接駁超級電腦,同時連結到第三方的人工智能資料庫。

Future Impact Lab的無人店方案,因應實際需要,既可以讓顧客在Kiosk結賬,或者不設Kiosk,讓顧客直接離開。

「顧客進入無人店前,一般需要以不同方式check in,包括掃描手機App或人面辨識,而且預設付款模式,所以也可以設計到讓顧客直接離開。」

在當日研討會上,有不少零售商對Future Impact Lab的無人店方案表示興趣,有意應用在零售店舖。其實在這之前,公司已經與某大發展商洽談合作。

盧思遠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的電子工程系,其後繼續進修相關學科的碩士及博士,及後往美國史丹福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

「在美國期間,眼見很多師弟一邊研究,一邊創業,令我開始萌生將研究落地的念頭。」

兩年後,西班牙加泰隆尼亞(Catalunya)自治區政府,希望將其高等科技研究院擴充至亞太區,聘請盧思遠負責在香港開展相關項目。

盧思遠嘗試以初創企業的模式營運高等科技研究院,其中一個研究項目是可視光通訊,透過可視光傳輸數據,引起不少地區商家的興趣,但因欠缺資金,無法將之商業化。

以零成本創業

官方的科研機構,始終難以用商業模式營運,盧思遠最終決定自行創業,於2015年成立Future Impact Lab,主攻創新策略。

「我以零成本創業,與其他機構交換服務,例如我為上市公司做顧問,對方讓我免費使用辦公室,將起動資金減至最低。」

當Future Impact Lab發展業務時,需要聘請員工協助,將這部分的資金控制在20萬元以內,而盧思遠本人只收取微薄酬勞。

「我們以接project形式營運,嚴選能為我們增值的工作,籍以培訓員工,當中試過推掉一些大型項目。」

Future Impact Lab從事創新策略,為企業提供產品研發及顧問服務,同時培訓企業管理層的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

顧問服務方面,Future Impact Lab為企業制定創新策略、建構模型,以及協助最終執行,客戶類型包括律師、醫生、農業及教育。

協助學校推動STEM教育

至於產品研發,無人店方案是其一,還包括節能方案,Future Impact Lab正為歐洲一間上市公司,研發空調系統的節能方案。

方案透過感應器收集數據,例如剛上班時人們傾向調低冷氣溫度,但其後即使過冷,也無人將之調高,若系統懂得這是浪費電力,可以自動調高溫度,透過不斷學習及分析,最終設定最符合實際需要的節能方案。

這間上市公司將在上海總部測試節能方案,然後將之推出市場,協助Future Impact Lab進行銷售工作。

Future Impact Lab也在研發智能抄錶系統,從收集而來的數據進行分析,學習行為,然後撰寫切合實際需要的軟件,現有20多間學校使用,並正在與不同行業的公司洽談。

學校近年推動STEM教育,一般是砌積木,Future Impact Lab構思出訓練設計思維的課外活動課程,當中包括智慧種植,經已在部分小學推出。

現時不少學校要求學生拍卡簽到,Future Impact Lab正在構思在拍卡的位置,加入智能檢測體溫系統,完全毋須人手,收集學生的體溫數據。

「將這些體溫數據放上雲端,再作分析,可以掌握流感爆發情況,若發現個別學生的體溫持續偏低,可以提早介入,了解是否受學業壓力、社交或家暴問題影響,藉以減低學童自殺個案。」

連同盧思遠在內,目前Future Impact Lab共有五名員工,當中包括一名身處內地的員工,公司是香港科技園的租戶。

「經歷三年研發,公司經已進入第二個三年,我們計劃在這段期間,與合作夥伴推出產品,讓更多企業受惠於物聯網科技。」盧思遠說。

博士生涯訓練思維

盧思遠在香港科技大學修讀電子工程博士學位期間,需要完成習作,眼見其他組別的同學,獲教授分派題目,並著手開始搜集資料。

「我去問我組的教授,為何遲遲未有題目,他問我:『你想要做好學生?還是最好的學生?』我當然選後者,他表示要做最好的學生,必須自行找題目研究,而非只懂聽從指示。」

教授之言令盧思遠獲益良多,培養出創新思維,做沒有人做過的東西,懂得面對不確定性,並且不斷解決問題,令他能夠走上創業之路。

「從事初創企業,資源緊絀,而且根本不知道市場及產品是甚麼,完全看不清前路,只是摸著石頭過河。」盧思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