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有道, 投資, 水務股, 兩會, 炒作, 三峽集團, 配股, 中國光大國際, 粵海投資, 北控水務, 紅籌, 中國水務

【投資有道】盈利派息連年增 兩會將近有炒作 4大值博水務股大比併

投資

廣告

投資有道】新年伊始,投資都要講好兆頭,俗語說「水為財」,故水務股值得留意。事實上,就算不是「講意頭」,單就基本因素而論,水務股亦絕對吸引;加上「兩會」即將在3月初召開,亦可為板塊提供炒作題材,值得看高一線。

撰文:Smart ED編輯部|圖片:中新社、unsplash、新傳媒資料室

中美談判顯阻滯 港股紅盤低開

恭喜發財!豬年首次和讀者見面,先祝各位財源廣進、心想事成、龍馬精神!

惟港股在豬年首個交易日卻不太精神,受外圍股市下挫影響,港股紅盤低開,恒生指數一度跌逾400點,收報27,946點,跌43點。

導致港股收黑的主因,是中、美貿易談判又出現阻滯,美國總統特朗普確認3月前不會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而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庫德洛更指,兩國貿易談判仍存在「相當大的分歧」。

由此可見,貿易戰陰霾在2月的餘下時間仍將繼續困擾市場,而1月以來已反彈不少的港股,特別是與外貿有關的板塊,或會出現不輕的回吐壓力。外圍環境不利,投資者焦點預料將回到國策板塊身上。

盈利派息連年遞增

事實上,為刺激經濟,緩減貿易戰的負面影響,中央除了減稅、持續寬鬆貨幣政策外,亦不忘再次祭出銀彈策略,砸重金投資鐵路、基建。此外,發改委也宣布要推出汽車與家電消費振興方案。

另一方面,內地「兩會」已訂於3月3日和3月5日於北京召開,按歷年「慣例」,熱門議題不離環保,而水務股亦每每在這段時間成為炒作對象;加上業務不受貿易戰影響,故在未來的半個月至一個月內,不妨趁低收集。

本地上市的水務相關股份中,最具規模的幾隻,包括中國光大國際(00257)、粵海投資(00270)和北控水務(00371),都是紅籌背景;民企背景而市值能逾百億元的,則只有中國水務(00855)。

這情況其實不難理解,畢竟水務屬公用事業範疇,投資期長、資本開支龐大,而且項目分布地域廣泛,自然涉及不同地方利益。

因此,能「擺平」各種困難,成功取得優質項目及融資支持的,自然是有「江湖地位」的紅籌企業較具優勢。

但亦正由於入場門檻不低,因此成功立足的水務企業,都能享有業務「護城河」,盈利及派息表現都能夠連年遞增。

上述四隻水務股中,除了歷史最悠久的粵投,盈利增長較平穩外(2015年度更曾倒退),其餘三隻近五年的盈利複合年增長率全都超過20%,中國水務更達到32.31%。

再看幾隻股份的估值,以市值近千億元的粵投最高,市盈率達到21倍,往績息率3.4厘。

至於光大國際和北控水務,目前市值都是逾400億元水平,市盈率和息率亦相差不大。

至於民企代表的中國水務,市值只有130億元,市盈率10倍,息率3.34厘。

綜合而言,幾隻水務股質素都不俗。粵投具規模,夠穩陣,但增長動力不足,估值亦較貴;相比之下,中國水務市值細,增長動力強勁,但估值就較不吸引。

兩相權衡之下,筆者會較傾向揀兩隻中型紅籌,當中北控水務除市盈率稍高於光大國際外,其盈利複合增長率27%,息率3.69厘,均較光國的21%和3厘優勝,所以可作為首選。

向三峽集團配股獲看好

事實上,集團亦有利好消息,1月中宣布向三峽集團旗下的中國長電國際配售4.7億股,佔公司已發行股份約5%及擴大已發行股份約4.76%,每股認購價4.29元。

集團指配股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20.19億元,其中約15.19億元

擬用於投資建造-經營-移交(BOT)及移交-經營-移交(TOT)項目在內的傳統水務項目;約5億元用於建設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

大行德意志銀行發報告指,集團向中國長電國際配股,將可確保集團在長江三角洲獲得環保項目。

有助降低資本開支

加上三峽集團財力雄厚,其投資將有助北控水務降低資本開支;亦有助可釋除市場對集團短期資產負債表的疑慮。

德銀認為北控水務估值吸引,加上未來策略將轉移至輕資產項目發展模式,相信評級可獲重估,維持目標價5.4元不變,評級為「買入」。

大和報告指,與三峽集團合作將會為集團的水務環境項目提供大量資金。

該行亦相信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水務政策在2020年後有所放鬆,而北控水務有額外的資金需要,三峽集團將有望進一步認購北控水務發行的新股。

大行給予「買入」評級

大和重申北控水務「買入」投資評級,但考慮其股份有6%攤薄,將其目標價由6元調低至5.9元,並將其2019至2020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4%至6%。

該行相信,在經歷2018年股價大跌之後,北控水務於2019年至2025年將迎來逐步復甦。

里昂證券指北控水務2018年新項目回報有所改善,主要受競爭減少帶動。

該行雖將集團2019至2020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4%,以反映新股攤薄因素,將目標價由5.5元降至5.4元,但維持「買入」評級。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