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物流

【國際視野】電商巨頭望搶無人物流先機 料十年內技術將逐步成熟

職場

廣告

國際視野・無人物流】全球電子商務發展突飛猛進,推動近年來物流技術迅速發展。尤其是物流無人化,透過自動化、智能化技術設備取代人力,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實現機器運作效率最大化,滿足大幅增長的快遞包裹高效處理與配送需求。

撰文:SmartED編輯部|圖片:中新社、unsplash

2018年是物流科技落地的一年,無論是倉庫的智能分揀機器、運輸幹線的自動駕駛車、還是末端配送的無人小車和無人機,都在改變著物流運輸的每一道環節在物流無人化創新發展方面,亞馬遜(Amazon)可謂居於世界領先位置,亦是其業務成功發展的基石。

2012年,亞馬遜斥7.75億美元收購了機械人製造商Kiva Systems後,自2014年便開始將機械人「貨到人」系統落地應用。

大量機械人穿梭在亞馬遜的配送中心,擔當了將貨架連同貨品搬運的工作,大大節省了揀貨人員在倉庫內取貨的時間,顯著提升物流效率。

2013年亞馬遜又開啟無人機物流項目;2014年底,其「空中物流中心」轉利獲批。

亞馬遜在物流無人化領域的成功,讓不少內地電商巨頭嚮往不已,阿里巴巴(Alibaba)、京東(JD)、蘇寧等紛紛開展物流無人化的研究投入。

人機協同提升效率

內地物流行業正處於技術變革的關鍵時期,各大企業都在研發以無人倉、無人機、無人車為代表的物流無人化技術,希望搶佔無人物流的先機。

2018年12月3日,中通快遞(ZTO Express)發布的《工業級無人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報告》提出,從人機協同向全自動無人化演進,將推動物流網絡實現前所未有的高效。

阿里巴巴早在2013年5月開始搭建「菜鳥智能物流骨幹網」。

2017年9月,阿里又投資53億元人民幣增持菜鳥網絡,進一步推進新零售戰略,並計劃未來五年投入1,000億元人民幣。

2018年5月,菜鳥開啟了「未來園區」,園區內投入了自動化分揀線、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機械人、機械臂等技術,大幅提升了分揀效率。

2019年1月22日,菜鳥網絡宣布全國首個物聯網機械人分撥中心在南京啟用,機械人通過在分撥中心內移動,將送往南京60多個配送網點的包裹按序分類,方便快遞員配送。

幹線運輸方面,菜鳥ET物流實驗室宣布了「駝峰計劃」,夥拍一汽大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機團隊、點我達等多家公司,聯手推進無人設備量產,建設包括無人車、無人機的新型立體智慧物流網絡。

未來十年屆成熟階段

其中包括兩款無人駕駛產品,分別是與一汽解放聯手發布的無人駕駛卡車「公路高鐵」;以及由菜鳥自主研發的固態激光雷達無人物流車。

另一巨擘京東物流,其「無人倉」亦於2018年1月亮相上海。倉中有三種不同型號的六軸機械臂,以及三種不同型號的智能搬運機械人承擔分揀任務,貨物從入庫、存儲;到包裝、分揀等多個流程,已經實現全智能化以及無人化。

2017年9月,京東聯合上汽大通、東風汽車共同推出新能源無人貨車和東風電動無人貨車。

2018年5月,京東矽谷研究院研發的L4級別的自動駕駛重型卡車,在美國完成測試。

2018年2月,京東自主研發的無人智慧配送站在陜西西安落地,無人機直接降落在配送站頂部實現自動卸貨,貨物在內部經過中轉分發後,由配送機械人完成自動裝載。

至於蘇寧,也擁有自己的「蘇寧雲倉」,集自動化、數據化和規模化於一體;2017年,蘇寧在上海和濟南等城市,建立了AGV機械人無人倉庫。

可以看到,無論是無人駕駛還是無人機、末端配送,物流配送的各個環節,都已經被「無人元素」覆蓋。

仍受成本政策制約

德勤中國發布的《中國智慧物流發展報告》預測,無人卡車、人工智能(AI)等技術,在未來十年將逐步發展成熟,並廣泛應用於倉儲、運輸、配送、末端等各個環節。

一眾電商巨頭在無人物流方面的投入雖各有側重,但本質都相差無幾。

在技術的驅動下,智慧物流不局限在「看得見」的設備上,更多是向「看不見」的數碼化、物流信息化變革。

其中,物聯網(IoT)、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將成為未來物流領域發展的大趨勢。

在物聯網的連接下,物流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黃金期,成為推動商業升級變革的關鍵基礎設施。快遞企業惟有數碼化、智能化,逐步構建人、車、倉、貨的數碼化和互聯互通,才能應對持續攀升的業務規模。

不過,受到技術、成本、政策等條件的制約,物流無人化的全面實現還有相當一段距離,尤其是無人配送,目前更多的是技術儲備和展示,要真正實現大規模應用為時尚早。

在內地,無人物流主要是面臨人力競爭、管控難等問題;而在美國,制約則更多是來自法律法規的嚴格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