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香港

華為挑機小米 搶智能家電萬億商機 | 國際視野

社會熱話

廣告

國際視野】隨著第五代流動通訊(5G)步入實際商業應用階段,將家居電器接入高速互聯網,讓用家可以遙距控制的物聯網(IoT)智能家電終於可望成為現實。小米集團-W(01810)和華為都在本身的手機業務以外,向智能家居產品延伸,積極布局物聯網市場。智能家電大規模商業化,勢將對整個產業鏈帶來一次重要革新。

撰文:Smart ED編輯部|圖片:中新社
小米智慧城市不少都以物聯網為基礎,其中最貼近日常生活的,是連接了物聯網的智能家電,用戶可以遙距,甚或聲控來控制家電。

礙於網絡速度條件等限制,智能家電目前仍然有局限,如遙控距離不能太遠;然而,當5G大規模應用,將加強各智能家電產品的數據連接。

能夠做到物聯網的效果,最重要是5G網絡能提供更高速的數據傳輸,無論相隔多遠的物件,都可連接入互聯網,使傳統家電智能化。

譬如最基本的由智能手機遙距操控燈泡;又或是窗戶可以智能檢測天氣狀態,自動開啟通風、調整角度;還有能夠按用戶到家時間,提前設置自動化開啟電暖器和客廳燈等。

小米力谷AIoT戰略

面對家電行業出現產業升級的機遇,不論是傳統家電企業還是科技企業,都開始涉獵智能家電領域,分析估計內地智能家電市場的整體潛在經濟規模,可達萬億元人民幣。

小米業務核心除了智能手機外,近年積極延伸至Iot業務,成立了AIoT戰略委員會,將物聯網加上人工智能(AI),實行「手機+ AIoT」雙引擎戰略。

為此,小米推出了各種智能家電,如智能攝像機,智能冷氣機和智能冼衣機等,力谷AIoT業務成為集團核心業務之一。

智能家電的共通點,不僅僅是基於產品的功能性升級,更強調的是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術下,能夠更方便用戶。

小米所推出的智能家電, 幾乎都可以在小米的「米家APP」上進行遙距控制。

例如小米的智能冷氣機,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來調控溫度、風向。

據小米剛公布的2018年度業績披露,撇除智能手機及筆記本電腦。

其IoT平台已連接的IoT設備數目達到逾1.5億台,按年大幅增長近2倍。

而截至去年底,「米家APP」應用程序的月活躍用戶有2,030萬,當中約50%用戶來自小米智能手機。

此外,小米又推出了人工智能助理「小愛同學」,讓用戶能透過語音聲控智能家電。

積極與傳統家電商合作

目前,搭載「小愛同學」並激活的小米智能設備數目超過1億台,「小愛同學」的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3,880萬。

小米在業績中又表示,未來五年預期會在AIoT領域投資逾100億元人民幣。

坊間認為,隨著接入和擁有小米IoT設備的用戶不斷增長。

小米IoT的互聯互通性將愈來愈強,令整個小米生態系統更加活躍。

小米業績顯示,去年度其IoT與生活消費品業務全年收入438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達86.9%,佔集團整體收入1,749億元人民幣約25%;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外界預期AIoT會有更多創新應用,繼續帶動小米IoT業務收入增長。

另外,小米在今年初入股A股上市的傳統電器製造商TCL集團(000100);

此外亦和家電生產商美的集團(000333)達成戰略合作;美的去年更透露購入了1億股小米股份。

小米積極與各家電生產商合作,既有利於獲得供應鏈和生產資源,也有助其迅速將IoT滲透到家電行業。

華為謀建統一架構標準

其實內地電訊設備供應商華為,近年也積極投入IoT業務,但與小米生產自家家電產品的方式不同,華為是希望通過建立業界架構標準,從而取得智能家電市場的主導權。

華為消費者業務行政總裁余承東早前指,今年華為在IoT領域將投入60至70億美元(約560億港元)的技術研發費用。

華為數年前已推出「HiLink」平台,作為IoT連接架構的標準,讓不同品牌的智能家電也可以參與共同接入。

余承東表示,人工智能將於未來10年貫穿所有硬件設備,傳統家電亦將出現新一輪升級。

但智能家電缺乏統一的控制標準,各家電企業自家的標準,很難成為全行業標準。

他解釋,華為的HiLink,將是全球未來最主力的互聯互通標準;

華為將通過全方位開放技術、品牌和渠道能力,協助智能家居產業發展,力爭三年內推出中國智能家居第一生態。

外界指,由於華為智能手機的滲透率高,這意味其他品牌的智能家電若加入連接了華為的標準。

通過華為的智能家居應用程式,將有助統一所有智能家電也由一個應用程式控制。

同時,分折指小米和華為等手機生產商發展AIoT有獨特的優勢。

因手機用戶每日的流量和數據,可以為訓練人工智能提供數據;同時擁有大量的用戶基礎,有利於IoT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