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李聲揚

股市大跌打仗加息全都是藉口?要賺錢仍要留意這批數據|李聲揚

專欄

廣告

##embed-label-0##

專欄暫停期間的幾個月,股市跌了不少,港股固然是弱勢,但不少人以為無敵的美股,今年表現也不比港股好。

若閣下是滿倉科技股,甚至「發夢股」、「契媽股」、「meme股」,則肯定表現比恒生指數更差。

粗略估計,若今年輸少過25%的,已算是不錯。

完稿之時,恒生指數年初至今跌了近16%;

標準普爾500指數也差不多,而納斯達克指數則挫28%。不少科技股更是跌了一半以上。

問題是?為甚麼跌?很多投資者連斷症的能力也沒有,更去妄想預測未來,實在有點可笑。

花生指數只宜參考

現在當然個個都會講「加息」、「縮表」等。但不妨想想,2月尾時,讀者在擔心甚麼?3月時港股大跌,當時又認為是甚麼原因?

答案很簡單,2月尾時,各路人馬都在說俄烏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核電廠爆炸甚麼。

至於3月時,港股暴瀉,則在說林鄭(已過氣)抗疫不力等。

當時筆者已在Patreon提到,以上種種,或是花生度甚高的新聞,但股市看的,是另一些沉悶東西。

俄烏戰爭,還勉強可以說影響物價,間接影響美國聯邦儲備局加息。

至於特首甚麼,對不起,對股市根本無關重要。難道阿里巴巴(09988)及美團(03690)股價大瀉,是因為小小特區的防疫嗎?

說得出「港股是因為林鄭抗疫不力而跌的」,居然面紅,實為奇景。

更搞笑是,林鄭月娥宣布不再連任當天,港股反彈了近400點。

於是又有人說「市場開香檳慶祝」云云,拖累港股的「瘟神」已走。

可是,打後恒指卻下跌了近3,000點,差不多跌至今年低位,當初說「市場歡迎林鄭下台」的,又不知怎自圓其說了。

俄烏戰爭及疫情影響有限

真正左右全球股市的,還是最沉悶的東西,例如企業盈利,以及美國債息等。

這些又同時受聯儲局加息步伐,以及通脹所影響。可是,投資者光是聽到些詞語已感沉悶。

難怪只愛做烏克蘭專家抗疫專家,因為肯定有noise;KOL談這些,人人有意見。

若談甚麼債息、企業盈利,即使KOL並非不學無術,又叫一眾網友如何搭嘴?

值得留意的是,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美股的表現並不差,很快已經收回2月尾的失地;3月埋單美股仍有得升,扭轉1月2月的劣勢。

但美股在4月開始,則大幅下跌,至今標普500指數已經連跌五星期。標普指數4月的表現,是2020年疫情「股災」以來最差。

至於納指更恐怖,單月跌幅,是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亦即是比「疫情股災更差」(不過留意,2020年的「疫情股災」,是2月尾至3月尾;但納指在3月最後幾天大反彈,令2020年3月的回報得以「跑贏」今年4月表現。)

說了那麼多,4月美股到底為甚麼跌?表面是因為加息,但筆者認為有更深層原因。篇幅所限,只能在Patreon討論。

圖片來源:unsplash@Jason Brisc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