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北上愛店山姆超市選品爭議:熱賣商品下架引不滿 網民揚言不再續會
廣告
2025年7月,內地山姆會員店(Sam’s Club)因選品策略調整引發熱議,多款人氣商品如低糖蛋黃酥、太陽餅、米布丁及智利無核西梅被下架,轉而引入好麗友、徐福記等大眾品牌商品,引發內地網民與港人強烈不滿,質疑其高端定位與會員價值的喪失。普通會員年費260元人民幣(約280港元)、卓越會員680元人民幣(約730港元)的門檻下,消費者期待獨特高質商品,惟新品被指「平民化」,部分網民揚言不再續會。此爭議凸顯山姆在內地與香港市場平衡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的挑戰。
選品爭議與網民反應
下架熱賣商品:
山姆近期下架多款深受港人與內地消費者歡迎的Member’s Mark自有品牌商品,包括低糖蛋黃酥(原價約68元/盒)、太陽餅(約48元/盒)、米布丁(約30元/盒)及智利無核西梅(約50元/斤)。這些商品以高性價比與獨特性聞名,港人北上深圳山姆(如福田、龍華店)時常掃貨,2024年香港消費者貢獻約10%深圳山姆銷售額。有網民吐槽:「好吃的都下架,山姆變平庸超市了。」
引入大眾品牌:
取而代之的是好麗友低糖可可派(約25元/盒)、徐福記GI燕麥藜麥蛋糕(約30元/盒)、溜溜梅智利無核西梅乾(約35元/袋)等內地常見品牌商品。網民批評這些產品在永輝、沃爾瑪等普通超市隨處可見,質疑會員制的獨特價值。有網民諷刺:「徐福記連宴席大媽都不搶,山姆當我韭菜?」內媒查證指,這些商品為山姆特供版本,與普通超市版本在包裝或配方上略有差異,但未能平息消費者不滿。
網民情緒:
內地社交平台如小紅書與X充斥負面評論:「管理層換血後選品走偏,進口好物不見,國產貨充數。」部分網民揚言2026年不再續會,稱「260元年費不如去Costco」。深圳山姆2024年會員數約300萬,續會率90%,但此次爭議或影響2025年續會率下降5-8%。
市場背景與港人影響
山姆定位與競爭:
山姆會員店隸屬沃爾瑪,1996年進駐深圳,截至2025年在內地擁有47間門店,總收入843億美元(約6560億港元)。其以大份量、高質素進口商品及自有品牌吸引中高端消費者,港人北上熱潮更推高深圳門店人流(2024年日均客流約2萬)。山姆計劃2025年8月推出香港網購服務(滿599元人民幣免運費),惟選品爭議或影響港人信心
挑戰與展望
挑戰:
- 品牌定位模糊:下架獨家商品、引入大眾品牌削弱山姆高端形象,與Costco(進口商品佔比60%)及盒馬(本地化生鮮強勢)競爭加劇。2024年山姆自有品牌銷售佔比從35%降至28%,顯示選品策略轉變。
- 消費者信任危機:網民不滿集中於「性價比下降」,如冷凍草莓(原價45元/公斤)下架,替代品價格更高(約60元)。續會率下降或影響收入,2024年山姆內地收入年增僅3%,低於Costco的10%。
- 運營成本壓力:內地電商補貼戰(如美團0元購,見7月15日報告)推高物流與促銷成本,山姆需平衡低價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