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獨特吸引力 內地人才只會愈來愈多
香港擁有獨特的優勢,包括是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多間知名大學,醫療方面亦有較高水準,這些都對內地人具有一定吸引力。
駿昇移民執行長陳昌駿表示,隨著內地社會變得富裕,人們為下一代著想,冀能為他們提供更佳環境,所以申請移民來港的內地人只會愈來愈多。
雖然香港是彈丸之地,但是多間大學在全球大學排名中佔一席位,對周邊地區,包括內地,具有一定吸引力。
近期,新聞報道經常出現這樣的消息,懷疑內地學生的學歷造假,惹起多間大學關注。
陳昌駿說:「使用假學歷當然是非法行為,但是內地中介良莠不齊,個別害群之馬為了金錢不擇手段,也有很多中介提供的資料不盡不實,存有誤導。」
協助內地人申請移民來港,具有一定商機,所以不少中介人提供相關服務,但他們未必對政策及申請程序非常熟悉,隨時為申請人帶來錯誤的期望。
如果使用不正當的手法申請移民香港,有可能會弄巧成拙,因為會留下紀錄,影響日後再次申請,所以內地人必須謹慎選擇中介。

為下一代籌謀
當人們生活變得安穩,當然會追求更佳的生活環境,尤其是為了下一代著想,所以香港的教育質素,成為吸引內地人移民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們處理的個案當中,約八成是父母,他們為下一代籌謀,希望能夠讓他們獲得良好的教育,以便日後發展。」
內地人口眾多,競爭非常激烈,要進入內地名牌大學,例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完全是遙不可及。
當然,也有不少內地人考慮送子女出國留學,但是三年疫情;加上近期關稅戰,都令他們卻步,擔心子女在外的安全。
反而香港社會穩定,地理鄰近,由於本地人口數目不多,進入大學的競爭沒有那樣激烈,所以吸引到內地人的目光。
陳昌駿曾任入境處職員,有份參與審批內地來港的移民申請,以及制定相關政策的工作等。
因緣際會,陳昌駿結識世紀21行政總裁吳啟民,對方接觸到很多希望能夠移民來港的個案,這些內地人充滿疑團,所以經常向他請教。
後來,陳昌駿加入世紀21的移民部,協助有興趣移民香港的內地人士解答各種查詢及疑難,甚至吸引其他行家的注意,最終部門於2022年分拆,成立駿昇移民。

移民申請大灣區佔4成
駿昇移民現時每年大約處理數十宗至100宗移民申請,主要來自大灣區,約佔整體近四成;其次較多的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內地人,因為香港生活水平較高,對於其他城市的居民來說,門檻較高。
「大灣區與香港鄰近,交通非常便利,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居民對廣東話認識較多,即使不懂得講,也懂得聽一點。」
駿昇移民原本是世紀21的一個部門,所以初期的客戶來自世紀21及行家的轉介。
有興趣移民香港的內地人,他們還需要其他服務,包括金融、教育等,所以駿昇移民與這些行業的企業合作,互相轉介客源。
駿昇移民也有經營本身的社交平台,包括內地人常用的微信、小紅書,內地流行視頻,所以不時透過視頻形式,向內地人介紹移民香港的情況,較多時候使用文章,提供精準的資訊。
高才通最吸引
內地人移民來港,除了向內地政府申請單程證外,還可以申請「香港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新投資移民)。
前一代的投資移民計劃,只限擁有其他國家永久居留權的人士申請,即是海外中國居民,而且條件較為苛刻,舊計劃於2015年初暫停,至2024年才重啟新投資移民計劃。
透過新投資移民計劃來港,需要在港投資3,000萬元,其中一部分資金,可以用來購買樓價達5,000萬元以上的住宅,但是只可以計算1,000萬元;餘下的2,000萬元,需要進行其他投資,包括300萬元投資在指定的計劃。
港府也有推出各種人才計劃,吸引內地人才來港,包括「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IANG)、優才計劃、專才計劃等,至今已吸納了大量人才。
「優才及專才計劃,即使符合申請資格,入境處還會審視人才的專業技能,是否能夠彌補香港不足,不確定性較高;近年推出的『高才通』,只要符合三個條件其中一個,入境處便會批出簽證,勝算較高,所以近期吸引較多內地人選擇申請這種入境計劃。」
駿昇移民因應人才的背景,包括家庭組合、工作及學歷等,以及移民香港的目的,為他們推薦最合適的計劃,並且建議他們準備相關文件,避免需要補交文件而浪費時間。
雖然入境處就申請移民來港,需要提交的文件列出清單,但是因應個別例子,入境處仍可能要求遞交更多與申請有關的證明文件和資料;即使無法提供相關文件,也有可能透過其他渠道,提高獲批的機會率,駿昇移民可以從中協助。
居民身分需要維護
隨著內地經濟發展,內地、香港兩地融合,申請移民來港的宗數連年增加,而入境處職員人手有限,已經無法再像以往一樣慢慢審批。
「面對龐大的申請數量,入境處職員需要處理大量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就每宗申請細心考量,所以有興趣移民香港的內地人,如果準備周全,可以節省大量工作及行政時間。」
透過各種人才計劃來港,並不是在港居住滿七年,便可以獲得香港居民的身分,期間需要維護,包括常住香港,以及向入境處申報獲發簽證期間為香港帶來的貢獻。
2022年底,政府新增「高才通」,而入境處審批及申請人獲批後來港都需要時間,所以現在正值續簽高峰期。
駿昇移民接受香港中資大型企業委託,為他們旗下公司的內地人才申請續簽,不過較多是專才計劃的續簽申請。
「內地經濟不斷發展,中產及富裕人士的數目繼續增加,只會愈來愈多內地人,希望能移居香港,並在港發展;或者利用香港作為踏腳石,以獲得其他國籍。當申請數量增加,入境處只會揀選更加優質的人才。」陳昌駿說。
「搶人才」成效
特首李家超於去年12月表示,本港需要有1,000萬人口以保持競爭力,以去年底人口臨時數字7,534,200人計算,仍欠缺近250萬人。
按照2022年《施政報告》訂立的績效指標,政府的目標是於2023至2025年間,每年最少吸引35,000名、預計逗留至少12個月的人才,合共引入10.5萬名人才。
入境處自2023年起備存經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到港的人才數目,截至2025年2月,相關分項數目表列如下,以此看來,「搶人才」超額完成。
此外,政府亦為挽留人才訂下績效指標,在2025至2027年間,每年不少於50,000名透過各項人才計劃來港的人才,成功申請延期簽證。
首要留住人才
政府積極搶人才,根據入境處統計,2022年至2024年底, 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超過43萬宗申請,批出超過27萬宗,共有約18萬名人才抵港。
這些人才攜同家眷來港落戶,累計有約17萬名受養人抵港,當中包括近10萬名18歲以下未婚受養子女。
過去數年,大量港人移居海外,政府透過人才計劃吸引的內地人才數目,比移居海外的港人數目更多。
「官方沒有正式統計,這些獲批的人才,最終有沒有來港生活,或者來了以後,是否成為正式的香港人。但是粗略估計,最終留港繼續發展的佔比不到一半,所以首要條件是留住他們。」陳昌駿說。
不時有報道指出,內地人才來港,工資雖然上升,但是生活成本也在上升,尤其是住屋費用高昂,影響他們的幸福感。
「既然人才獲得簽證來港,但是最終未必留港發展,所以我們認為政府應該批出更多簽證,好讓更多人有機會留在香港。」
此外,政府應該推出更多配套政策,包括鼓勵創業,讓他們在此發展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