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念慈菴

歐美酒吧掀「京都念慈菴狂熱」!Gen Z最愛三款川貝枇杷膏雞尾酒調法 「潮物」川貝枇杷膏竟源自清朝孝親故事

投資熱話

廣告

提起「京都念慈菴川貝枇杷膏」,香港人幾乎無人不識。這款多款中藥材熬製的草本膏方,不單止是家中常備的止咳良方,近年更在國際間意外走紅,從美國到日本,不但引來炒風,還被調酒師發掘新用法,成為雞尾酒材料,甚至被歐美藝人及日本聲優力推。然而,品牌聲名遠播之際,卻同時成為不法分子利用的「招牌」,衍生出跨境詐騙案。

歐美熱潮—川貝枇杷膏變雞尾酒

幾年前,美國社交平台突然掀起一股「念慈菴熱」。據知,有人聲稱久咳數月,試過無數西藥都不見效,但一口川貝枇杷膏卻能在短時間內止咳。連Netflix熱播劇《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演員Matthew Modine亦公開表示,專程買一樽回家做「看門口」。

熱潮之下,川貝枇杷膏不再只是咳嗽藥水,反而成為香港品牌在外國的新形象。由於膏體甜而濃稠,帶有淡淡薄荷和「中式草本味」,被酒吧調酒師視為天然糖漿,用來搭配威士忌或薑啤。有人形容口感「冰火交融」,在烈酒之中帶點柔和草香,出乎意料地合拍。

當中,溫哥華一間酒吧調製的「Golden Rooster」,色澤金黃寓意喜慶;另一款「Hulk Smash」則走簡單路線,將念慈菴加入任何烈酒,再加少許青檸汁,便能在家自製。

報道指,這股「枇杷膏Cocktail」風潮,最早可追溯至一名美國配音師。他因聲帶受損,經同事介紹而接觸到念慈菴,發現止咳效果顯著,自此成為錄音室必備品,甚至把它混入熱飲「Toddy」之中,創出新口味,有人品嚐後大讚:「味蕾好似走到另一個平行時空。」

京都念慈菴清朝孝親故事

根據京都念慈菴官網所述,品牌源自清朝康熙乾隆年間發生於的孝親故事。縣令楊孝廉母親積勞成疾,久咳不癒,孝廉以孝親感動名醫葉天士贈以蜜煉川貝枇杷膏藥方治愈楊太夫人的頑疾。

多年後,楊太夫人臨終囑咐楊孝廉廣製蜜煉川貝枇杷膏造福人群。在北京設廠製藥的楊孝廉,為紀念母親恩澤,將膏定名為「京都念慈菴蜜煉川貝枇杷膏」,並以孝親圖為商標。

其後,楊氏後人因戰亂輾轉南遷到香港,將之托付謝兆邦先生悉心經營。謝先生於1946年在港創立京都念慈菴總廠有限公司,於香港生產京都念慈菴蜜煉川貝枇杷膏,並研製多元化的優質中草藥產品系列。

京都念慈菴 (圖片來源:京都念慈菴官網)
(圖片來源:京都念慈菴官網)

藥方傳承至後人,後因戰亂遷至香港。1946年,藥商謝兆邦在港成立「京都念慈菴總廠有限公司」,正式註冊品牌,逐步擴展至今日規模。

多年來,念慈菴不僅在香港藥房穩佔一席,亦成功打入國際市場,成為香港代表性的中成藥品牌之一。事至今日,品牌已發展至多元化產品,除了傳統枇杷膏系列,亦有科學中藥、草本潤喉糖以及養生配茶系列等產品。

除了美國,「京都念慈菴川貝枇杷膏」在日本亦大受歡迎。2021年,朝日電視台節目邀請多位聲優分享保養聲帶秘訣,森久保祥太郎直言「一旦沙聲便食念慈菴」,武內駿輔更透露錄音室會常備。

節目播出後,日本Amazon一度缺貨,炒價高達原價六倍。相比之下,香港藥房售價僅需數十港元,令不少日本網民感嘆「香港人才是真正幸福」。

從止咳潤喉的家傳秘方,到變身跨國雞尾酒靈感,「京都念慈菴川貝枇杷膏」早已不單是一瓶藥膏,更成為香港文化符號。

內地騙徒覬覦 名藥成詐騙工具

不過,聲名遠播也帶來陰影。內地媒體揭露,有騙徒冒充「念慈菴謝氏家族成員」,誘騙私募基金經理來港商討投資計劃。過程中,對方以「家族有巨額資金待投資」為名,設局打牌,最後騙走款項,涉案金額由數萬至逾百萬元不等。

其中一名基金合夥人被誘至銅鑼灣與「謝家二哥、三弟」會面,談判之際更被帶入賭局,最終輸掉近10萬美元。事後才發現聯繫不上對方,始知受騙。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京都念慈菴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