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 虛幣

不要炒錯重點 國泰君安國際炒到飛天 唔係一個批個牌咁簡單 |傅允軒專欄

投資

廣告

國泰君安國際(01788)在獲得香港證監會發牌進行虛擬資產交易後,以不足兩個交易日的時間,股價一度由消息公布前的1.24元,急升至6月26日的高位7.02元,連帶各大券商股,紛紛加入相關炒作。

反應咁大,是因為國泰君安是第一家「中資券商」獲批此類牌照,升得較同樣獲得「一號牌升級」的創仔券商還要誇張。

2021年9月,中國發布虛擬資產新規,明令禁止所有跟虛擬資產相關的業務運作,惟當時香港卻幾乎在同一時間,揚言打造全球虛擬資產中心,角色耐人尋味。

近兩年,某些券商已獲證監會批牌經營虛幣交易,但市場反應卻沒有今次國泰君安的激烈。暫時來說,雖然內地居民仍然被禁參與虛幣交易,但看今次國泰君安的股價反應,或許揭示中央對待虛幣的立場,正有微妙的變化。

內地對虛幣立場擬有變化

今年5月,立法會搶於美國之先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正式將穩定幣發行合法化,消息刺激一眾相關概念股急升。由於條例牽連甚廣,話中央事前不知道,沒有人會信。此法例引起市場關注,不限於法例本身,而是大眾開始懷疑,中國對於虛幣的立場,正出現某些變化。

再看國泰君安的股價異動,破紀錄的單日成交,簡單一個香港證監會的批牌,筆者認為沒有可能會受到如此廣泛的關注。

現在炒的並非某些券商獲准交易虛擬資產,而是市場猜測中央是否已下定決心,跟美國搶佔虛幣市場。這將利好整個行業,而且是持續性的,並非單一偶發消息,希望筆者沒有解讀錯誤。

跟美國政府發行穩定幣不一樣,美國的穩定幣是以美元及其相關資產作為掛鈎標的。香港發行的穩定幣,以港元作為掛鈎標的,並且不排除在未來日子跟人民幣掛鈎的可能。這個「不排除」,才是重中之重。

好人好者不會對美元穩定幣有興趣,但人民幣的穩定幣就不一樣。分別在於,美元本來已經全球流通,而且是使用量最高的貨幣,只有不見得光的資金,才會放棄高息美元不用,改以包括但不限於泰達幣在內的美元穩定幣進行交易。

相比之下,人民幣由於外匯管制,全球交易額只排第五位,與國力毫不相配。人民幣穩定幣的推出,正好為人民幣國際化試水溫,使命任重道遠,跟美元穩定幣專吸黑錢的玩法,不在同一個層次。

香港推行聯繫匯率已經超過40年,港元早已是一隻美元穩定幣。對於穩定幣的操作,全球所有經濟體之中,香港認第二,沒有人敢認第一。

香港作為人民幣穩定幣的推手,兼可充當資金池的角色,食了幾十年的「中間人」老本,換個牌頭又再重新上路。

雖然簡單一個交易虛幣的牌照,沒有甚麼大不了,但若跟人民幣穩定幣拉上關係,赫然就變了人民幣國際化的新窗口,本港券商股站在水龍頭出水位,投資者落注時衍生的「價格發現」,解釋了國泰君安天量成交之謎。

螞蟻集團精心布局穩定幣;加上其既有的支付業務版圖,不難想像會是較為受惠的一個集團。系內股份,仍然值得留意。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