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10月施政報告前瞻 各界訴求焦點
特首李家超早前宣布,希望通過今年《施政報告》不同措施,旨在解決市民日常關注的問題。他強調,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之關鍵時刻,呼籲市民在這段創新和變革之時期,積極建言獻策。
香港目前正面對全球多重不確定因素,包括息口高企、供應鏈壓力及複雜的地緣政治形勢。李家超指出,今年《施政報告》將著重於兩大範疇,包括全面推動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等。其又指,對本港前景表示樂觀,認為全球經濟重心正逐漸東移;加上東盟及中東地區的新興發展,經濟增長將主要集中於亞洲。他強調,特區政府將加大努力,與市民一同應對當前挑戰。
證券從業員籲推出振興措施
在首場地區諮詢會上,經濟問題成為焦點。有證券從業員表示,很多證券商倒閉數量前所未見。根據港交所(00388)網站顯示,今年首季有十間證券公司宣布自願「停止」營業;另有四間公司自願「暫停」營業,其中包括恒大證券(香港)。然而,期內有兩間公司恢復營業,分別是昌萬年及富滙證券。
相比去年首季,共有13間券商自願「停止」營業,三間公司「暫停」營業,且無公司恢復營業。
值得注意的是,繼2022年創下49間券商結業的歷史新高後,去年又有30間結業。有證券從業員還指出,儘管政府頻頻外訪以吸引投資,業界卻未感受到實質幫助。市民呼籲政府推出措施,以振興證券及金融業。另一方面,中小企也提出正面對經營困難問題,尤其在銀行融資方面。
有中小企代表指出,銀行採取了保守策略,包括收緊貸款政策和追討按揭貸款,導致融資困難;同時,部分市民也反映商界在申請銀行戶口時遇到困難。
社協促停輸入外勞應對基層失業
除了中小企需要政府支援外,社區組織協會也建議政府應加大扶貧力度,並改善基層就業環境。
社協於8月份進行了網上問卷調查,訪問逾700名基層市民。結果顯示,六成三受訪者在過去一年中收入減少;超過四成家庭背負債務。對於政府施政的評分,以滿分十分計算,平均得分為5.8,較去年有所下降。社協指出,經濟前景不明朗;再加上外勞輸入政策,導致基層就業機會減少,促停輸入外勞。
社協助理主任王智源稱在就業機會評分上,過去有逾一半受訪者認為情況良好,但現在有超過一半認為就業情況不理想,這與外勞輸入政策有直接關係。
王智源續指:「受影響的多為建造業、運輸業及餐飲服務等前線基層工種。在目前經濟前景未明的情況下,許多工地、行業甚至建築測量等職位未必有足夠的人力需求,繼續引入外勞將對本地勞工造成較大的衝擊。」
而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也有深入研究行業和民生問題。並於週三(9月25日)發布《施政報告》建議書,涵蓋金融、國際貿易、創新科技等52項建議。
會上,資深副主席沈華表示,香港應進一步發揮其「超級聯繫人」角色,擴大金融領域互聯互通,吸引優質國際企業進入香港,並納入港股通。
他還建議推動人民幣在跨境交易中的應用,增加人民幣計價金融產品。
此外,沈華強調,為推動金融科技生態發展,應設立跨部門指導委員會,並建設新一代數據基礎設施,打造一站式共用平台,促進商用數據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幫助境內資金全球配置,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而資深副主席謝淦廷則建議加速與東盟的文化旅遊交流,簡化簽證和航空手續,以吸引更多遊客來港。此外,他還提議設立港珠澳大橋博物館,進一步促進旅遊發展。
ACCA建議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稅
至於在實現香港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增長方面,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香港分會提出三大方向,涵蓋11項具體建議,目標是鞏固香港作為金融及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並推動其成為綠色城市。
這11項建議包括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稅、暫時減免首次置業印花稅、增加外籍家庭傭工或護理人員的免稅額,並將符合條件的研發活動稅務減免範圍,擴展至粵港澳大灣區。該會強調,希望香港成為一個宜居、宜業、宜投資的城市,並呼籲政府採取綜合性策略,促進各部門之間的協作,從而推動香港的可持續發展與經濟增長。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