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長期向上的奧秘
4月2日,美國突然宣布加征懲罰性關稅,猶如投下一枚震撼彈。原本已從高點回落的市場應聲暴跌。
隨著關稅衝突持續升級,尤其是中美博弈加劇,全球市場隨即出現劇烈震盪。
然而,幾乎是一夜之間,形勢發生了逆轉。
4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現在是買入的大好時機。」此言一出,市場觸底反彈,並自此一路走高。
中美雙方也在關稅問題上採取了積極舉措,雙方甚至已開始探討重啟談判的可能性——局勢變化之快,令人感慨。
投資者要有更長遠目光
那些能從容應對市場波動的優秀投資者,絕不僅僅擅長數字運算。他們是歷史學家,也是哲學家。他們善於透過表像、超越新聞標題和短期市場波動,深入洞察那些潛藏的深層力量。
即便是「股神」巴菲特、霍華德•馬克斯或喬治•索羅斯這樣的投資巨擘,也從不試圖預測市場時機。
真正使他們卓爾不群的,是其深厚的投資哲學與腳踏實地的市場視角。當下正是重溫這一根本視角的恰當時機。
的確,盈利下調可能會發生。分析師可能會因貿易減少和工業活動放緩而預測增長放緩。
但分析師往往會反應過度,牛市時過度上調盈利預期,熊市時又大幅下調。盈利屬於滯後指標,而非領先指標。
衝擊的影響需要時間顯現。新型肺炎疫情用了兩年時間才全面影響供應鏈。
當前大眾看到的,是以關稅政策形式出現的又一次外部衝擊;市場的反應與復甦軌跡,與2020年疫情期間如出一轍——迅速下挫又快速反彈。
市場總能高效消化利空消息,其復甦往往早在新聞頭條好轉前就已悄然啟動;但需要警惕的是,當前政策帶來的長期影響,尚未完全顯現。
多元化是一種經過時間檢驗的降低風險、平滑收益的方法,通過分散投資於多個行業、地區和資產類別,而非追逐單一資產或趨勢的表現。
2025年,60%股票與40%債券的平衡配置在降低投資組合波動性方面表現良好。黃金作為另一種資產,也有助於實現投資組合的多元化。
政策不確定性依然高企,市場波動亦然。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及其他金融壓力指標持續處於高位,但筆者公司已經看到市場能夠迅速反應利空消息,有時甚至在做出反應之前就已反轉走勢。
倘若特朗普在2026年中期選舉前再度改弦更張,又當如何?若經濟增長放緩、就業市場疲軟,乃至美國聯邦儲備局被迫啟動減息週期,市場將作何反應?
讀者既無法預判這些變數,也難以掌控市場走勢。投資的真諦不在於預測市場下一步動向,而在於通過恪守投資紀律、緊盯長期目標,讓自己始終處於有利位置,從而充分受益於市場與生俱來的長期擴張屬性。
正是這種對市場力量的堅定信念,最終推動了投資史上最輝煌的長期成就。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