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泡茶到手搖 中國的珍奶狂熱 資料圖片

泡沫中的珍珠奶茶 手搖飲品股為何不被看好︳封面故事

投資

廣告

珍珠奶茶,這種源自台灣的飲品,憑藉其獨特的口感和多樣的口味,迅速風靡全球,成為現代茶飲市場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內地的珍珠奶茶市場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不少內地品牌紛紛來港上市。然而,在這片繁榮的背後,手搖飲品股的市場表現卻不盡如人意。茶百道(02555)上市當天即重挫近30%;而2021年已在港上市的奈雪的茶(02150)股價表現平平,反映投資者對茶飲市場冷淡。

茶百道上市後,其兩個最大競爭對手古茗和滬上阿姨將進行首次公開招股(IPO)。
據灼識諮詢報告,以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GMV計,古茗在中國現製茶飲店品牌中排名第二位,擁有8.3%的市佔率;而滬上阿姨則是第四大茶飲店。
另外,中國最大的奶茶生產商蜜雪集團,已向港交所(00388)提交了招股說明書。該公司目前擁有約36,000家門市,幾乎與星巴克(Starbucks)一樣大。
蜜雪由億萬富翁茶葉兄弟張洪超和張洪福於1997年創立,彭博社估計,兄弟每人的淨資產為15億美元。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研究,2023年中國現製茶飲店市場的市場規模達2,473億元人民幣,其中前五大參與者合共佔據約40.2%的市場分額。雖然這表明了市場的巨大潛力,但也凸顯了競爭的殘酷。

價格戰壓縮利潤空間

儘管珍珠奶茶市場的增長潛力巨大,但資本市場對手搖飲品股的反應卻較為冷淡。
例如,奈雪的茶自2021年上市以來,股價持續下跌,累計跌幅已超過85%(見圖表一)。
這反映了市場對其盈利能力和長期發展前景的擔憂;而茶百道,其上市首日股價也出現大幅下跌。
當然,股價下跌與香港股票市場情緒持續疲軟脫不了關係,但同時亦顯示出投資者對該行業的謹慎態度。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所發布的《2022新茶飲研究報告》,2022年內地新茶飲市場規模僅增長3.7%,顯示出增長放緩的趨勢。市場飽和及競爭的加劇,使得企業的擴展速度受限。

同時,產品同質化是另一個問題。許多品牌的產品和服務差異不大,導致消費者難以區分品牌間的差異。
這種情況下,價格戰成為主要競爭手段,但長期的低價策略不僅壓縮了利潤空間,還可能損害品牌形象,導致市場份額的爭奪愈發激烈。
以往定價20至30元人民幣區間的喜茶,近期在12週年慶推出買一送一限時活動,部分產品用券後,每杯僅4元人民幣。儘管是限時優惠活動,但如此的折扣力道也備受關注。
這種策略短期內可能增加銷售量,但長期來看會導致利潤率下降,進而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在成本上升的情況下,減價策略會進一步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增加經營風險。

自新冠疫情後,中國的經濟復甦步伐仍然緩慢,2023年青年失業率高達21%。在經濟困境下,消費者更傾向於選擇價格較低的產品。
這對於訂價較高的品牌,如對奈雪來說是一大挑戰,因為他們需要找到方法來吸引和維持顧客量,而不僅僅依賴高價位策略。

加盟店公關災難

另外,手搖飲品企業的盈利模式通常依賴於加盟店,而非自營店。例如,茶百道99%以上的門店為加盟店。2021至2023年,公司透過加盟店的營收達36.25億、41.97億及56.59億元人民幣,均佔總收入99%以上。
其中,向加盟店銷售貨品及設備所得收入,每年佔約95%,而特許權使用費及加盟費收入,則佔比僅約4%。

根據招股書,截至2024年2月中旬,茶百道擁有加盟店7,921家。公司更透露,加盟店的業績對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如部分加盟商終止合作關係,或後續難以尋得新供應商,將會對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茶百道收入主要來自於向加盟商銷售貨品及設備。雖然這種模式可以迅速擴展市場,但也存在重大風險。如果加盟商經營不善或違規行為增多,將對品牌形象和整體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最近,茶百道就發生一次公關危機。有內地網民為去世男子「胖貓」下單點外賣祭奠,但卻發現部分茶飲內裝的竟是白開水,引起大眾不滿。
事後,茶百道迅速處理,開除涉事員工,扣除門店保證金,並承諾退款及十倍賠償;公司同時捐款100萬元人民幣設立基金,用於關愛青少年公益活動。然而,這一事件對品牌形象造成的損害,已難以挽回。

此外,手搖飲品企業的營收和盈利能力,往往受到成本上升和市場需求波動的影響。
原材料價格的波動、租金和人工成本的上升都可能壓縮利潤空間。尤其在經濟不確定性較高的時期,消費者對高價產品的需求可能減少,進一步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
未來手搖飲品企業,需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差異化的競爭策略,提升品牌價值和盈利能力,才能在充滿挑戰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從泡茶到手搖 中國的珍奶狂熱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