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表現是史上最強 資料圖片

恒指表現是史上最強︳李聲揚專欄

投資

廣告

介紹一下,恒生指數今年上半年的表現,是史上最強。讀者沒有看錯,是史上最強。半年又過去,是不是又和夢想更遠了?不用等年度resolution,介紹你做個半年resolution,不費分毫。找張白紙,寫低以下大字「股市不是經濟」,然後貼在枱頭床頭。介紹一下,人人說經濟pk,羅奇說香港玩完。人人轉貼羅奇講話時,去年初,恒指大約是15,000點以下,現在是24,000點以上,差不多升足10,000點。

今年上半年升2成

而單計今年上半年,恒指升了4,000點。以點數計算,是有紀錄以來最強的半年。不服氣者會講,N年前恒指才幾百點,不能相比。有道理,但不要忘記現在恒指離高位(約34,000點)仍相當遠。以百分比升幅而言,恒指今年上半年,升了20%——也是2009年以來,16年最佳。
但你有買港股嗎?多數沒有。因為人人說經濟差,港股無運行。買港股會被人恥笑,連筆者講港股也有讀者好心規勸,不要再講,沒有人聽。可是筆者就是那種頑劣不堪的人。筆者不但照寫港股,甚至一直買。現在當然守得雲開。
筆者很想知道,去年和今年不停講「經濟很差,所以股市無運行」的人,打算如何解釋。十居其十,都不會認自己錯。大家可以問問這些朋友,反正你身邊總有一個。可以預期,他們會搬龍門,死撐。大家可以想想他們的回應,有甚麼問題。

這個「股市不是經濟」,筆者寫過太多,也是寫到連Patreon讀者都鬧。但,真的十分有用。
無論如何,搞點新意思。首先筆者認為過去香港經濟根本不差(但現在開始有點放慢跡象),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不錯,失業低(現在開始升),通脹低(也是開始升)。

人人說經濟差,對不起,筆者不知道你在說甚麼。筆者眼見很多垃圾到不能的人,依然高薪厚職,經濟不知幾好。早前的瑞銀報告,再次確認香港人平均財富全球第三富貴,計中位數也排第四位,排名並無跌。
好,大家說失業率騙人、GDP騙人、通脹騙人。所以那些全能網友,是怎樣教訓筆者?很簡單,他們會告訴我,餐廳不停結業,周街吉舖,樓價也在跌——而他們認為只有自己才知道,本人不知道。過癮。

但請問一個問題:香港餐飲公司,佔恒指的比重有多少?沒有多少人答得出。香港零售公司呢?也不知道。香港地產公司呢?
大家問問人工智能(AI)或Google,就會知道答案。介紹番:香港餐飲股,佔恒指比重,應該是零(有錯請更正)。
香港最大的餐飲股是大家樂集團(00341),市值不入流;至於那些甚麼海底撈(06862),股價風光一時,但反正不是香港公司,香港業務貢獻也很細。
同樣地,香港零售股在恒指的佔比,也近乎是零,頂多有一隻周大福(01929),但周大福來自香港的業務也不太多。
所以對不起,香港餐聽再執笠,香港零售再差,即使可能影響經濟(而其實餐飲行業對香港GDP貢獻也很細),但卻對恒指近乎零影響。

至於地產呢?地產夠大件事啦?都說香港經濟以地產為中心,地產股夠大鑊啦?佔比夠重啦?
大家不妨猜猜,眾多香港地產股,在恒指的佔比是多少?

開估:所有地產股,佔比加埋3.7%,加起來都比不上一間建設銀行(00939)。留意這3.7%還有幾隻內房股甚至內地物管股。
以「純香港」公司計,只有新鴻基地產(00016),領展房產基金(00823),長實集團(01113),恒基地產(00012),九龍倉置業(01997)和恒隆地產(00101)。比重呢?依次序是0.80% + 0.71%+ 0.43% +0.24% + 0.22% + 0.08%,總共約2.5%。

豪一點,計入港鐵公司(00066),也只是多0.35%,總比重仍不夠3% — 甚至都不要計較這些公司並非全部業務在香港(例如領展就不少海外商場)。所有香港地產股加起來,只佔恒指3%。所以地產股唔掂,不等於恒指都唔掂(而搞笑的是,領展和新鴻基,早前都創了一年多的新高)
於是你心想,銀行呢?銀行佔比夠重啦?是的。滙豐控股(00005)佔了恒指
8%比重,但問題又來了,公司很多業務不在香港。
至於中銀香港(02388)和恒生銀行(00011),各自比重都不夠1%。況且,早前兩間公司的股價,都創了一年多新高。你以為壞賬拖低銀行盈利股價會大跌?現實並非如此。

所以?香港餐飲,零售,甚至地產,銀行,全部都佔恒指不算太多。頂多只有匯控算是半間香港銀行。恒指的重磅股,根本不是香港公司。所以恒指和香港經濟,有甚麼關係?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