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樓自住無問題 李嘉誠再開金口講樓講市
【投資】本週恒生指數連升五個交易日,下一步目標直指27,000點關口,相信是好友逼淡友投降的部署而已。惟單日波動對後市啟示不大,倒不如細心聆聽及解讀長實集團(01113)創辦人李嘉誠回答記者問題。因為李嘉誠對環球政經形勢看法向來準確,絕對可以幫助投資者趨吉避凶。
撰文:Smart ED編輯部|圖片:新傳媒資料室|資料來源:BBC
早於2018年發預警
回顧2018年集團舉行週年晚會,席間李嘉誠指出「當低利率改變、貿易對疊的萌生和創新科技革命序曲合奏成曲,我們將秉持『發展中不忘穩健』的主節奏進入2018年。」
其實,當時李嘉誠已經發出預警,直至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更簽署備忘錄,正式啟動貿易戰,港股難逃拾級而下的命運。

上週五(1月11日)李嘉誠再大開金口,指出世界經濟複雜,因為各國都處於低增長期,呼籲小心為上。
李嘉誠這番話,對股民的意義為當各國處於低增長期,企業盈利增長有限,股價難有好表現。
對於普羅市民而言,要有勒緊褲頭過緊日子的意思。
其實,普羅市民應及早作最壞的打算,沉著應戰,定必能渡過難關。

樓價有波動 不能買入炒
當然李嘉誠不忘對樓市後市方向指點迷津,指出買樓自住無問題,惟不能買入炒作,因為樓價有波動。
話說回來,李嘉誠早已洞悉中美貿易衝突有機會升級,集團在海外收購亦受貿易戰升級拖累。
隨澳洲否則長實收購當地的天然氣公司,過往集團倚靠低息融資收購各地公用事業,以賺取穩定回報的方程式,亦要暫時劃上休止符。

長實業務重心有回歸香港之勢
即使撇除政治因素,長實、長和(00001)及長江基建(01038)在英國、澳洲及加拿大的公用事業市場佔有率已經佔有舉足輕重地位,要進一步收購資產,必定在當地遇上阻力。
故近日長實業務重心有回歸香港之勢,例如計劃重建和記大廈、紅磡酒店及嘉湖海逸酒店,以達致改變物業用途或用盡地積比率的目的。
2018年長實更豪花250億元奪得黃竹坑站三期上蓋項目,為近年鮮有購入的地皮。

未來數年集團將斥資數以百億發展地產,可見集團對香港樓市前景看法未必如坊間般這麼悲觀。
在李嘉誠退休後時代,長和系內值得注視的股份為和記電訊香港(00215)。早年和電將固網電話出售,套回逾百億元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