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世界沒有捷徑 靠是紀律與耐性
三位投資大師的風格可謂迥然不同:Ray Dalio強調宏觀經濟與風險平衡,透過資產配置對沖不確定性;Jim Simons依靠數學與電腦模型,將投資完全系統化,盡量剔除情緒影響;至於John Bogle,則以「長揸指數基金」,改變了無數普通投資者的命運,令大眾以低成本分享市場長期回報。
不同路徑,卻同樣成功,說明市場之大,容得下多元化的方法。
最值得學習的地方,是他們都不是靠一時的運氣,而是靠長年累月的鑽研,建立起一套自己能夠堅持的策略,並且在市場波動時不被情緒左右。散戶往往因為短期消息而頻繁改變部署,甚至人云亦云,最終難以積累長期回報。
大師的共通點,正好提醒我們:投資世界沒有捷徑,靠的是紀律與耐性。
把握主題升浪及靈活操作
對普通投資者而言,未必人人都能像Dalio那樣宏觀配置,或像Simons那樣運用複雜數學模型,但我們完全可以學習他們的精神——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然後持之以恆。
無論是長揸優質企業,還是分散投資指數基金,只要有清晰策略並能嚴守紀律,長遠都能分享到市場的成果。
回到市況,美股標準普爾500指數近日再度破頂,但人工智能(AI)板塊卻在高位出現回調。Palantir(美股代號:PLTR)等股份受沽空機構及研究報告影響而短線急跌,市場情緒隨即轉弱。不過,這種情況其實屬於牛市中十分常見的現象——板塊之間的輪動。
筆者認為,AI仍然是今個牛市的核心主題,長遠發展方向不變。以輝達(Nvidia,美股代號:NVDA)為例,早於2023年股價急升後,便在高位反覆整固了一年多,直到業績追上增長,才再度破頂。這正好說明,即使短線受壓,只要基本面持續向好,股價最終仍會走出新一浪。
操作上,筆者一向重視紀律。在早前AI股跌穿7月底低位時,已經減持了一半倉位,先降低壓力,避免因市況不利而承受過大風險。
至於未來部署,便是觀察倉位能否逐步回穩,若行情重新企穩向上,再逐步加回,而加注的未必一定是同一批AI股,也可能是近期走勢更硬淨的強勢板塊或個股。這樣既可把握主題升浪,又能確保操作靈活。
總結而言,《華爾街系列》提醒我們,成功投資者可以有不同風格,但共通點是持續鑽研與紀律操作。對投資者來說,與其追逐短線雜音,不如建立一套自己能堅持的策略。
在牛市中,不必每次回調都大驚小怪,重點是分清長遠方向,並嚴守紀律。AI主題或許需要時間消化,但牛市仍在,耐性與紀律才是最重要的致勝之道。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