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招救樓市 香港無動於衷︳Anthony專欄
讀者來信
Anthony Sir你好,最近國內好像出重招救樓市,你覺得有效嗎?香港的經濟情況也很嚴峻,是否也應該跟隨國家步伐救市呢?
回覆讀者來信
這次國家重招救樓市,決心比預期大…據報導,是次國家出招,由提出到落實只是十多天,非常果斷,而政策的力度也非常重,可見領導層已經意識到,樓市崩盤,不只是樓價升跌,部份小市民上車置業的問題,而是全國的國民及企業,數以萬億計的財富蒸發,拖跨經濟發展。長遠在中美角力中完敗,被剪羊毛,被割韮
菜,被美國掠奪國民的血汗資產。
救市組合拳主要有四招…
其中三招是慣常救市的做法,包括
(一)降低個人住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比率,首套房降至15%,第二套房降至25%,超低的首期;
(二)取消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利率由市場自由競爭決定,有機會出現超低利息;
(三)下調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厘,5年以上利率為2.85厘,讓國民更容易可以買樓。
然而買樓與否,最重要的還是信心…
即是很容易買到,但如果買家認為樓價會繼續下跌,還是不會買,所以最重要是提振買家對樓市的信心,所以國家再出一招更狠的,情況有點像香港,經過幾年疫情,及因應房住不炒思維而推出的調控辣招,累積了很多庫存,發展商新樓賣不去,小市民的二手房賣不去,壓死了數以萬億計的資金。缺乏資金,各行各業如何發展?整個經濟就會失去動力,中美角力豈能不完敗?
所以首要任務就是解決去庫存問題,讓資金重新流入市場…
(四)設立3,000億再貸款額度,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予國有企業收購已建成但未出售的貨尾現樓單位,改為保障性住房。雖然很多評論員說,全國貨庫存總額以萬億計,幾千億幫不了忙,然而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領導層的表態亦非常清晰,去庫存是非常重要的任務,救樓市是重要的任務。
香港的情況呢?非常相似…
經過幾年疫情,遲遲不肯撤辣,令到現時庫存積壓,發展商急於去庫存,急於要資金回籠,大幅劈價,全港物業的成交價及估值大幅下調,不但小市民小業主財富蒸發,最重要是銀行信貸緊縮,例如以往你有1億物業,可以借5千萬的商業貸款作發展,現在物業的估值跌到6千萬,你就只能借3千萬,借多了的2千萬,銀行隨時會Call Loan,足以引發更大規模的結業潮,拖跨經濟。小市民、打工仔不會知道,他們的認知就只是樓價升跌,不理解更大的危機。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解釋美國如何透過加息剪羊毛…
在這次嚴峻的角力下,美國不斷透過加息吸納世界各地的資金,推冧世界各地的資產價格,然後推高國內的資產價格,股價、樓價,讓國內的資本家更有錢,可以肆無忌憚的掠奪資產。
港元與美元掛鈎,原本有本條件可以跟搭順風車,然而財技及商業思維上,跟美國相差太遠太遠了,對手推高資產價格的時候,香港竟然不斷推低資產價格,不是把優質資產送給美國資本家嗎?以往100億才買到的大廈,現在50億就買到了,100元的優質股票,現在50元甚至更低就可以買到了,不是將香港人的血汗,努力換回來的資產送給美國嗎?
國家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出重招了!
希望政府不要再誤以為,推冧樓價,就可以讓更多人上車安居樂業這套鬼話了!之前有文章寫過:樓價持續下跌,不能幫人上車,只會令更多人不敢上車!已經上車的,看着物業價值下跌,不會安居樂業,只會埋怨政府!樓價持續下跌,不能推動其他行業發展,只會令各行業冇錢發展!幫市民上車,多建資助房平賣平租就可以,沒必要攬炒!期望政府也跟着國家的步伐,盡快醒覺,跟上國家的步伐。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