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比特幣主義者 Bitcoin Maxi的信仰
唯比特幣主義者(Bitcoin Maximalist,簡稱Bitcoin Maxi)相信只有比特幣才具有實質價值,其他加密貨幣的價值最終會歸零。
這類投資者,雖然也有可能會參與其它的Web3項目,但獲利之後只會將之轉為比特幣,而比特幣也是他們唯一的儲蓄戶口。
他們不單不相信法定貨幣,亦不會相信其它以去中心化為名的小幣種(Alt coins)或Web3項目,包括非同質化代幣(NFT)和DeFi 。
事實上,一眾小幣種的出現,只針對比特幣的兩大缺陷:速度慢和功能少。
但比特幣並非一成不變的,它的技術底層也在默默升級,只因為背後無莊家而沒有被炒作,也沒有人在背後做公關推廣活動。
功能直接衝擊以太坊
傳統的比特幣網絡每秒只可處理六宗交易,而比特幣的lightening network,則最高每秒可處理100萬宗交易量,可說是幾何級數的提升。
兩年前的Taproot升級,已經使比特幣的容量大大增加,表示可以在比特幣網絡上寫智能合約,亦即目前以太坊上的種種功能,將來亦有可能在比特幣網絡上實現。
市場上,亦多了投資者及基金,專門投資比特幣網絡上的應用。
相信在不久將來,讀者會見到,除支付之外的種種創新應用於比特幣網絡上逐步出現,而且此趨勢將直接衝擊以太坊,在智能合約方面的領導地位。
除功能之外,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比特幣的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本身,其實就是個反人性的設計,讀者細心想想,哪會有人做了一件事後任其自由發展,不帶走一片雲彩,做到真正的「功成不必在我」?
難免面臨法規挑戰
雖然也有很多加密貨幣以去中心化的設計為名,但只要問問,假如失去創辦人或CEO後,該網絡是否仍可繼續營運下去?你就知道這些所謂的去中心化是否成立。
美國SEC主席Gary Genslar也說過,除比特幣外,其他加密貨幣都是證券。
這亦意味除比特幣外,其他加密貨幣將會面臨很多法規上的挑戰。
Bitcoin Maxi相信,當市場逐漸認識區塊鏈的本質後,就只會擁抱比特幣,而其他一眾小幣種,亦會因為監管及市場問題逐漸退出戰場。
當然,前提是投資者必須把比特幣存放在自己的錢包內,才能免除交易所的管理風險。
買了比特幣,如果只是托管在交易所來並不算真的擁有,這就是所謂的「Not Your Key, Not Your Coin」原則。
面對著Bitcoin Maxi的社群日益壯大,其他區塊鏈社群如何應對?
筆者在下一期,再與讀者逐一探討。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