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簡單易用的區塊鏈項目
過去幾年,以太坊社群的規模繼續迅速擴大。
根據鏈上數據顯示,以太坊的活躍地址總數已超過1.8億個。然而,以太幣價錢仍未實現突破,因為區塊鏈應用尚未真正融入大眾的生活。
此外,即使許多新的區塊鏈項目陸續出現,但大眾對於區塊鏈的概念仍不夠清晰。
這些項目通常以宏大的願景和抽象的概念,吸引一群熱愛技術的人,但操作上較為複雜,一般用戶難以理解。
儘管有不少有心人出錢出力,建立了各種新的區塊鏈社群,鼓勵用戶在其中進行各種活動以賺取代幣,但它與大眾的日常生活,還存在一定距離。
缺乏監管苦了散戶
因此,目前還沒有真正成功且受歡迎的例子。本地IT先驅高重健在2018年創立的LikeCoin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們以「化讚為賞」作為口號,希望通過創作內容來賺取LikeCoin。近年還推出了去中心化出版,使創作者可以將內容轉換為非同質化代幣(NFT)供讀者收藏和轉售,每次轉售時,創作者都可以獲得版稅,而不必再依賴出版商。
雖然這理念是好,但操作上較為複雜,技術門檻也高,即使發起人高重健做了很多教育工作,但該項目似乎仍未普及開來。
更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優秀的項目,即使有應用場景和一定數量的活躍用戶,但其代幣價錢卻難以上漲,因為它們未能吸引投機者的關注。
相反,一些缺乏理念和遠景的項目,由於背後有大量資金炒作,卻能吸引散戶參與,推高代幣價值。
幣價推高後,資金方趁機套現,導致代幣價格迅速下跌,散戶蒙受重大損失。
更有一些犯罪分子炒起幣價後,就聲稱網絡被攻擊或者錢包被黑客入侵,自己亦是受害人,反正錢是沒有了,所有人都投訴無門,只能怪自己。
由於缺乏監管,散戶無法利用區塊鏈數據追蹤資金流向,只要有人有足夠的資金造市,這種騙財情況,就可能一再發生。
對比互聯網過去幾十年的發展,Web2.0出現前,其實也不是人人上網,直到社交媒體如WhatsApp、YouTube等操作簡單、用戶好處直接易明的應用出現後,互聯網才真正算普及。
筆者相信區塊鏈的進程,也需要經過這麼一段去蕪存菁的階段,待簡單好用的應用出現,才可讓大眾真正明白區塊鏈新科技對他們的好處。
富有創意又技術高超的Web3.0社群切忌閉門造車,故作高深;否則,反而讓不法分子多了空間去宣傳一些「保證回報率」、操作上簡單易明、但其實只旨在吸引散戶入金的偽Web3.0項目。
筆者經常勸喻朋友和讀者,如果不明白項目的來龍去脈,就不要投資,炒幣更加碰不得,因為資金方太容易做市。
如果對前景有信心,不如買一點比特幣(Bitcoin)現貨,存放在自己的錢包更實在。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