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資料圖片

除美股外 環球股市還有更多機遇

投資

廣告

美股從去年底至今一直走勢凌厲,由被稱為「美股七雄」的七大科技巨企領漲。不過,究竟美股能否延續升浪,而正面表現又能否擴展至其他股份,經濟和通脹前景便可能是其中取決因素。

美國最近公布的4月通脹數據稍為降温,打破了連續三個月超出預期的趨勢,然而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增長放緩至1.6%,也許意味著美股七雄主導行情的情況,將在不久後改變。對於憂慮美股過度集中和估值高漲的投資者來說,在美股之外其實還有眾多潛力不俗的股票選擇,特別是目前不少投資者,在其他已發展市場的持股量明顯較低。

擴闊地域開發回報

以MSCI世界指數為例,截至今年2月底,已發展市場表現最佳的50隻成分股中,便有32隻股票是在美國以外的地方上市。由於沒有任何單一地域市場能夠涵蓋所有結構性投資主題,因此將投資視野擴闊至全球,將能夠擴大開發額外回報的來源。另外,若投資領域不受地區的限制,投資者更可以順著供應鏈開拓其他機遇。舉例說,如果由一家美國公司製造的圖形處理器,使用了南韓生產的記憶體,相關南韓企業的投資潛力,便將隨之水漲船高。

除了地域之外,投資者亦可以進一步增加彈性,不受投資風格限制,更靈活地投資於各行業最優質的公司。目前來說,可以看漲的股類包括防衛性較強的零售股(例如傳統汽車零件製造商)、有望因投資者尋求對沖利率及存續期風險而得益的金融服務公司、估值較具吸引力的硬件股,以及受惠於結構性趨勢的糖尿病藥物公司等。

不受投資風格限制

然而,要留意的是,市場對於全球企業利潤率的預測目前過於樂觀。在疫情前,公司息稅前利潤率(EBIT margins)的長期均值約為11%,在2020年一度大幅下跌;然後在2021年,因主要央行提供大量流動性刺激需求,但供應鏈中斷限制了供應而顯著反彈,因而在2021至2023年間上升至約14%。

可是,這些因素現在均逆轉——主要央行大舉加息對抗通脹,而流動性供應顯著收緊,至於供應鏈則恢復常態,因此企業利潤率理應跟隨回到長期均值,但市場共識預測目前仍然徘徊於高位。

在這情況下,筆者認為一個全天候的投資組合——結合能夠維持盈利增長的優質企業,以及產生現金流能力良好的輕資產服務公司,將有望駕馭各種市場環境,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收益。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摩根資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