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 形成了

阿里巴巴形成 為期4年大圓底

投資

廣告

隨著全球宏觀環境轉向減息週期與亞洲資本市場回暖,在2025年,港股成為內地資金跨境配置的首選,截至三季度末,南向資金淨買入已接近11,000億元,滬港通南下資金佔港股交易也超過30%,也是滬港通實施以來的最高水平。其實恒生指數由2025年4月初美國公布關稅措施後,已經大升了近7,000點。這一資金流向顯著提升了個股期權的流動性,其中網絡龍頭股如阿里巴巴(09988)、美團(03690)及騰訊控股(00700),成為升市主力。與此同時,美國聯邦儲備局於9月啟動減息,全球風險偏好回升,進一步強化港股衍生品的避險與槓桿需求。

技術分析與期權策略:阿里股價於9月大幅漲至180元,股價一路直上,完全離開了第一季140元的密集區,形成突破式上升通道。
回看過去五年的股價圖,阿里形成了一個大圓底,到2026年中,回升至230元也不足為奇。

進取者可買入價外Call

適逢現在牛氣沖天的時候,能接受不同風險的投資者也可有不同的期權策略,第一類相對保守的策略,可考慮沽出(Short)阿里現價的10月或11月認沽期權(Put),主要目的是賺取豐厚的期權金。
好處是假如股價回落,認沽期權被行使時,能夠心甘情願以現價買入阿里。
這個策略的缺點,是假如股價在11月前大升至200元,唯一的回報就是期權金,而未能賺到由現價到200元的升幅。

第二類策略更加進取,主動買入價外的認購期權(Longout-of-the-money Call),例如是10月的190元Call,甚至是11月的200元Call。
假如股價確實在到期日前,大大升穿了190元或200元的行使價,投資者將會獲得相比起期權金倍數的回報。
當然這個進取的做法,壞處是當股價未能夠在到期日之前升穿行使價時,所投入的期權金都會全部付諸流水。港股今年的波動性及成交都大大上升,阿里的期權引伸波幅也接近45%,比美團的40%引伸波幅更高。
隨著阿里人工智能(AI)業務及美團即時零售等主題,可能引發短期引伸波幅繼續跳升。

另外,泡泡瑪特(09992)的股票期權,將於今年10月13日,在港交所(00388)的期權市場,成為另一個切入潮玩領域的衍生品,此舉呼應了港股對新經濟企業的聚焦。
機構投資者對其IP(Intellectual Property)生態與海外擴張預期樂觀,大眾由10月中開始,也可透過泡泡瑪特的期權,部署各種期權策略。
香港市場正從「估值修復」邁向「結構性增長」。投資者可透過捕捉阿里的牛市,同時關注泡泡瑪特等新推出股票期權的波動機會,在第四季度複雜交織的環境中,結合技術分析與基本面,篩選期權策略。

劉叔同(Alton)

輝立証券集團

董事

負責業務發展,在金融和投資領域擁有超過25年經驗。作者擁有劍橋大學的金融碩士學位和倫敦大學學院的學士學位,並曾在香港交易所擔任管理職位。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輝立証券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