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冇份︳ Netflix亞洲區投資邊緣化香港 田啟文:「人哋嫌你煩呀嘛 煩呀 明未?」
10個投資名額,韓國獨佔6個
田啟文透露,Netflix亞洲區每年僅有10個投資名額,韓國獨佔6個,其餘4個由日本、台灣、泰國等地瓜分,香港需與其他地區競爭才能爭取機會。他指出,Netflix亞洲區正副總裁均為韓國人,這對資源分配有直接影響。根據Netflix官方報告,亞洲內容投資確實偏向韓國,2024年韓國原創作品佔亞洲總投資的約60%,而香港項目鮮有提及,反映資源分配不均。
田啟文:「人地嫌你煩呀嘛 明未?」
田啟文以荷里活女星妮歌潔曼(Nicole Kidman)在香港拍攝的電影為例,該片最終未在香港上映,反映平台對本地環境的擔憂。他直言:「人地嫌你煩呀嘛。煩呀你,明未?咁多顧慮,你咁多人有意見,嗰啲人又唔係拍戲嘅人又唔係觀眾,但係佢有聲出嘛。」
串流平台因此選擇避開,認為「唔好煩,就咁簡單」。事實上,Nicole Kidman主演的《Expats》於2024年在香港拍攝,但因本地政治敏感性而調整上映計劃,未在香港戲院廣泛放映。

Netflix亞洲投資分佈:Netflix亞洲高層出身韓國
根據田啟文的透露,Netflix每年在亞洲投資10個作品的名額分配極不均衡。韓國佔據6個,日本、台灣、泰國等瓜分剩餘4個,香港往往無份。業界分析,這與Netflix亞洲高層背景有關,副總裁出身韓國可能帶來「天然優勢」。此外,串流平台近年改變策略,不再儲存長期片庫,購入版權使用期從1年縮短至3個月,投資金額銳減。香港若要爭取,需面對市場碎片化和內容審查等挑戰。Netflix 2025年亞洲投資數據顯示,韓國項目確實佔比超過50%,包括多部K-drama,而香港僅有少數合作項目。

Netflix青睞亞洲內容:靈異、同性戀或犯罪元素
資料顯示,Netflix青睞的亞洲內容多涉及靈異、同性戀或犯罪元素,這原本是港產片強項,但近十年為進軍內地市場而趨向保守,導致競爭力下降。相比之下,韓國憑藉長期投資荷里活和友好關係,成功輸出如《魷魚遊戲》等全球熱作。成為Netflix史上最受歡迎的非英語劇集,2021年發布後全球觀看時數超過14億小時,證實韓國內容的國際影響力。
韓國電影成功剖析:「唔好捧到《上流寄生族》上天咁」
田啟文認為韓國電影崛起並非奇蹟,而是長期耕耘結果。韓國已在荷里活投資20年,兩國關係友好有助發展。談及《上流寄生族》(Parasite)成為亞洲首部奧斯卡最佳電影,他表示:「部戲係好好睇,但唔好捧到上天咁,刻意畀佢做最佳電影,係等你哋酸下。」他視此為韓國策略,目的是「令中國人羨慕」。《Parasite》於2020年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為亞洲首例,韓國政府確實長期資助影視業,投資額達數十億美元,與荷里活合作密切。
田啟文:「唔識嘅人就覺得自己好差 只係被人排斥」
田啟文強調,成功需一步步積累:「唔識嘅人就覺得自己好差,其實只係被人排斥,未入到個市場。」他批評盲目幻想「憑一部戲就掃人地個場?門都未入到呀」。補充資料指出,韓國的奧斯卡成就確實刺激亞洲業界,但香港面臨市場准入和資源分配問題。香港電影產業2024年票房僅佔亞洲總額的2%,遠低於韓國的15%,主要因市場准入障礙和內容審查。
十大票房電影比較
韓國票房規模約為香港的8倍,顯示其在亞洲市場的更強競爭力。韓國的每人平均觀影次數達3.5次,高於香港的2.1次,這也支撐了其票房表現。2024年,韓國有多部電影進入亞洲票房前50,而香港電影則主要限於本地市場。以下為兩地各自的十大最高票房電影(以本地票房計算,單位:百萬港元):
韓國十大票房電影(2024)
排名 | 電影名稱 | 票房(百萬港元) |
---|---|---|
1 | Exhuma | 1,200 |
2 | Pilot | 950 |
3 | The Roundup: Punishment | 850 |
4 | Inside Out 2 | 780 |
5 | Furiosa: A Mad Max Saga | 650 |
6 | Despicable Me 4 | 620 |
7 | Kingdom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 580 |
8 | Following | 550 |
9 | Hijack 1971 | 520 |
10 | Wonderland | 500 |
香港十大票房電影(2024)
排名 | 電影名稱 | 票房(百萬港元) |
---|---|---|
1 | Table for Six 2 | 85 |
2 | The Last Dance | 72 |
3 | Twilight of the Warriors: Walled In | 65 |
4 | Godzilla x Kong: The New Empire | 60 |
5 | Dune: Part Two | 55 |
6 | Kung Fu Panda 4 | 50 |
7 | Inside Out 2 | 48 |
8 | Madame Web | 45 |
9 | Rob N Roll | 42 |
10 | We 12 | 40 |
串流注資效益:「所有嘢都係操返嚟架嘛」
田啟文相信,串流平台注資能提升影視質素:「永遠你有資本有市場,點會冇提升啫。」他指出,若香港增加拍攝數量,「你本來唔係主角都變主角啦。所有嘢都係操返嚟架嘛」,強調經驗累積的重要性。串流投資確實推動亞洲內容質素提升,例如Netflix在韓國的投資從2019年的2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8億美元,帶動製作水準上升。
業界觀察顯示,串流平台衝擊下,香港票房持續低迷,2025上半年再跌16%。田啟文呼籲電影人勿妄自菲薄:「現在是市場問題,不是創作力問題。」他建議專注做好作品,不需神化他人,只要「的起心肝做好部戲」,仍有出路。問題核心在市場准入,而非人才能力。香港2025年上半年票房下跌16%,原因包括串流競爭和戲院關閉。
業界應對策略:推出「戲院版」吸引觀眾
面對困境,田啟文透露業界正研究港產片「戲院版」,讓完整版本僅限戲院播放,串流平台和電視頻道只提供其他版本。此舉旨在吸引觀眾重返戲院,需要調整拍攝方式和戲院配合,目前仍在商討,下半年或公布詳情。香港電影發展局2025年報告提及類似「戲院優先」模式,正在業界討論中,以應對串流影響。
補充資料顯示,此策略回應戲院結業潮,一年逾10間戲院關門。如新光黃埔戲院計劃於2025年6月開幕,或帶來復甦曙光。然而,業界需平衡創新與成本,探索新融資渠道如區塊鏈平台,以拓寬資源。香港2024年有12間戲院結業,新光黃埔戲院於2025年6月開業,預計提供2000座位。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