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疑短訊

可疑短訊|民政專員身份被冒用發虛假信息,市民需提高警覺

時事

廣告

可疑短訊近日頻繁出現,民政事務總署發現有人冒認民政專員發出虛假信息,呼籲市民提高警覺。民政事務總署已向警方報案,並提醒市民應提高警覺,切勿輕易提供個人資料。

可疑短訊丨冒認民政專員的手法

近期,有不法分子利用WhatsApp發送虛假訊息,冒充民政事務專員。例如,九龍城區有區議員接獲自稱是當區民政專員蔡敏君的短訊,訊息中提到「以後有關事項可以直接WhatsApp我」,並使用蔡敏君的相片作為頭像。蔡敏君隨後發布通告澄清,她並未更換手機號碼,且其頭像被非法盜用。

其他案例分析

除了蔡敏君外,近日亦有人自稱是中西區民政專員梁子琪及荃灣民政專員區家盛,以類似手法接觸當區區議員及地區人士,聲稱「以後工作上有咩困難可以同我報道,我會盡量支持你。」這些行為懷疑涉及行騙。

可疑短訊丨如何識別與防範

市民在收到可疑短訊時,應首先檢查發訊者的身份。不應輕信未經證實的訊息,尤其是涉及個人資料的請求。若短訊中提供了一個新的聯絡方式,應通過官方渠道驗證該聯絡方式的真實性。

報警與求助

如確認短訊的可疑性,市民應立即向警方報案,並通知相關機構。民政事務總署已提供一些指南和聯絡方式,供市民在遇到類似情況時求助。

可疑短訊丨社會影響及預防措施

這類冒認民政專員的可疑短訊不僅侵犯個人隱私,還可能對社會秩序造成干擾。政府和相關機構應加強公眾教育,提高市民對此類騙局的警覺性。

長遠對策與建議

建議政府部門在社交媒體和公共平臺上增加更多關於識別可疑短訊的教育內容,並定期更新防騙技巧,以保護市民免受騙局侵害。

圖片來源:圖片來源:官方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