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車 司機

香港商用車司機體檢改革:提出65歲起一年一檢 暫不設年齡限制

時事

廣告

2025年8月9日,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就近日一宗涉及高齡的士司機的致命交通意外表達遺憾,並強調政府正加快改革商用車司機的體格檢驗制度。為提升道路安全,當局建議將體檢年齡門檻從70歲降至65歲,推行「一年一檢」,並收緊視力、聽力及認知障礙等檢查要求。相關諮詢已大致完成,目標於2026年第一季提交立法會審議。此舉回應高齡司機安全問題,但陳美寶強調,考慮到人力供應及司機生計,暫不設年齡限制,旨在以嚴謹體檢確保駕駛安全。

體檢改革:從70歲降至65歲,全面升級

陳美寶在電台節目表示,商用車司機的健康狀況直接影響道路安全,特別是高齡司機的視力、聽力及認知能力。政府自2023年起提出改革建議,經與業界及醫學界諮詢,計劃將體格檢驗年齡門檻從70歲下調至65歲,實施每年一次檢查,並更新體檢證明書內容,涵蓋青光眼、認知障礙及慢性疾病藥物對肌肉反應的影響等項目。當局亦擬制訂醫療評估指引,並建立合資格醫生名冊,方便司機尋找專業醫生進行體檢。陳美寶強調,檢查將更嚴格,例如視力測試將參考國際標準,確保司機在複雜駕駛環境下的應變能力。

高齡司機與交通安全

近期一宗涉及高齡的士司機的致命交通意外,引發公眾對商用車司機健康管理的關注。根據運輸署數據,2024年香港約有18萬名商用車司機(包括的士、巴士及貨車司機),其中三分之一(約6萬人)年齡超過65歲。香港道路安全報告顯示,2024年涉及商用車的交通意外中,65歲以上司機佔比約28%,高於私家車司機的17%。

暫不設年齡限制:平衡安全與生計

陳美寶指出,部分地區如澳洲對高齡商用車司機設年齡限制(如75歲以上不得駕駛重型車輛),但香港因人口老化及人力短缺,難以一刀切實施限制。她表示,許多高齡司機經驗豐富,仍具駕駛能力,貿然設年齡上限可能影響行業運作及司機生計。運輸署數據顯示,的士行業現有約2.5萬名司機,平均年齡約62歲,若設限制將加劇司機短缺問題。陳美寶強調,當局優先透過嚴謹體檢篩選不適合駕駛者,而非以年齡為標準,未來亦會探索數位化健康監測技術,輔助司機自我管理健康。

進展與挑戰:立法與業界反應

改革諮詢已於2025年7月大致完成,涉及香港醫學會、的士業界協會及公共交通營運商,目標於2026年第一季提交立法會審議,並探索加快立法進程。惟業界反應不一。香港的士工會主席黃大海支持加強體檢,但建議政府資助檢查費用(每次約500至800港元),以減輕司機負擔。相反,部分巴士公司擔心頻繁檢查增加營運成本,影響服務穩定性。此外,陳美寶透露,當局正研究與私營醫療機構合作,推出低成本體檢計劃,預計覆蓋全港約200間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