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 入境費

泰國再次推遲徵收外國遊客入境費至2026年 聚焦高品質旅遊策略

時事

廣告

泰國旅遊與體育部日前宣布將外國遊客「入境費」計劃推遲至2026年實施。部長助理賈卡蓬(Jakrapong Sangmanee)表示,目前非收取費用的適當時機,相關細節仍在研究階段,政府對政策影響持審慎態度。此舉反映泰國旅遊策略從追求遊客「數量」轉向「質量」,聚焦高品質遊客、市場多元化及安全形象提升。

入境費政策最早由2022年巴育政府提出,航空入境遊客需繳300泰銖(約73港元),水陸入境150泰銖(約37港元),但屢次延遲,顯示決策挑戰。

政策背景與推遲原因

泰國於2022年提出入境費,旨在為旅遊基礎設施與可持續發展提供資金,預計每年為國庫增加39億泰銖(約9.5億港元)。然而,航空公司與旅遊業界擔憂費用增加將削弱泰國對價格敏感遊客的吸引力,尤其在東南亞競爭加劇下(馬來西亞與越南免入境費)。2024年,泰國接待4100萬外國遊客,中國遊客佔30%,惟高端市場(歐美與中東)增長15%,促使政府重新評估政策。賈卡蓬表示,推遲決定因應旅遊環境快速變化,需進一步研究收費對高端與低端市場的影響。

高品質旅遊策略與挑戰

泰國旅遊局正轉向「高品質旅遊」,聚焦高端遊客、市場多元化及安全提升:

  • 高端市場:推廣豪華酒店與醫療旅遊,2024年曼谷五星級酒店入住率達85%,醫療旅遊收入增20%至150億泰銖。
  • 市場分散:減少對中國市場依賴,吸引印度(年增25%)、中東及歐洲遊客,計劃2026年新增10條國際航線。
  • 安全形象:加強旅遊區治安,2024年清邁與普吉犯罪率降10%,並升級機場安檢系統。

香港視角與展望

香港遊客2024年訪泰人次達120萬,佔泰國外國遊客3%。泰國若於2026年實施入境費,需透明公開資金用途,確保用於旅遊升級而非行政開支,否則恐引發遊客反彈。未來,泰國需平衡高端與大眾市場,並與東南亞鄰國協調政策,以維持區域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