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3D全息警察震懾犯罪:22%降幅背後的「靈異」爭議
廣告
南韓首爾中區苧洞3公園自2024年10月引入全球首個3D全息警察,旨在改善治安並節省巡邏人力。該全息警察每晚19:00至22:00每兩分鐘現身,播放「本地設CCTV,緊急情況警方即時出動」語音,成功將公園周邊五大類刑案(兇殺、搶劫、性侵、盜竊、暴力)降低約22%。然而,其半透明「下身失蹤」的外觀引發網民熱議,吐槽「比罪犯更嚇人」,笑稱「犯罪率降因大家都嚇跑」。事件反映科技創新的治安效益,同時凸顯公眾接受度與文化適應的挑戰。
全息警察運作與成效
根據《Korea JoongAng Daily》及《Naver Blog》,首爾中部警察署與中區行政辦公室合作,在苧洞3公園設置真人等高(約175cm)的3D全息警察。該系統由專業全息製作公司開發,每晚19:00至22:00運作,模擬制服警察站姿,播放韓語警告:「此區域受智能CCTV監控,暴力或其他緊急情況將獲警方即時應對。」影像選用四季皆宜的制服,配合外籍遊客需求,具視覺與心理震懾力。
警方數據顯示,2023年10月至2024年5月(安裝前)與2024年10月至2025年5月(安裝後)相比,公園周邊五大刑案下降22%,其中盜竊與暴力事件減幅尤顯著。 中部警察署指,全息警察符合「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透過「權威存在感」抑制無序行為,特別針對過去公園常發的酗酒鬧事。系統與176,371台首爾CCTV網絡結合,強化「智能首爾」治安生態。
網民反應:震懾還是驚嚇?
全息警察半透明影像,尤其「下身消失」的視覺效果,在韓國社交平台引發熱議:「半夜見到以為係鬼,嚇到暈低!」、「農曆七月見呢個,犯罪率同壽命一齊跌!」、「罪犯唔敢來,係因為俾佢嚇走咗!」、「22%降幅唔夠,應該100%無人敢犯案,連路人都走晒!」部分網民認同治安效益,但質疑夜間效果過於詭異。

結語:科技治安的雙刃劍
首爾苧洞3公園的全息警察成功降低22%犯罪率,展現科技在治安上的潛力,惟「靈異」外觀引發公眾吐槽,顯示創新需兼顧文化接受度。首爾計劃擴展系統,加入多語言與AI互動,香港可參考其經驗,結合AI創業熱潮,探索類似應用。市民夜間經過苧洞3公園應有心理準備,避免被突現的全息影像驚嚇。
圖片來源:首爾中部警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