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香港是全球資本市場的重要配置地區,目前在港管理的資產規模高達31萬億港元,一半是來自外資。有國際私人銀行發表2025年環球投資者報告,對1,800名擁有至少 200 萬美元可投資資產的高淨值企業家進行調查,當中三分之一人更擁有淨資產超過一億美元,而受訪者來自內地、法國、印度等約十個地區,結果顯示約26%內地企業家計劃在未來12個月將個人財富轉移到香港,而台灣(10%)與新加坡(5%)則分別排第二和第三位。根據本行數據,2024年內地買家在香港買入住宅的數量和金額創下歷史新高,一、二手私人住宅買賣約11,600宗,成交金額高達1,305億港元,較2023年的數量和成交金額分別增長了90%和67%。加上去年本港全面「撤辣」,香港物業市場不僅由本地需求帶動,也跟全球資本市場關係密切。有諮詢巨頭指出,2024年香港管理約2.2萬億美元境外資產,僅次於瑞士,雖然市場上沒有官方數據反映海外資金投資香港房地產市場,但從部分成交可見2024年流入香港房地產市場的外資規模有增加跡象,例如去年底有東南亞財團便以10.8億港元,買入中環皇后大道中152號全幢商廈作長綫投資用途,以及今年初新加坡豐樹產業以36.8億投得青衣物流地,加大在港的物流地產版塊。筆者認為本港擁有簡單稅制及低稅率、幣值穩定、物業買賣流動性強及其交易成本較其他國家為低等因素,無疑是吸引國際投資者注視香港房地產市場的誘因。
鑒於房地產屬不動資產,國際投資者會考慮當地的政治環境與產權保障、利率走勢、土地供應、租金回報等多項因素。即使面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若本港樓市剛性需求強烈,基調良好,國際關係緊張可能只屬短暫性影响。中美貿易戰導致各國股市波動,難免影響市民買樓意欲,但從長期投資、財富傳承或改善生活環境的角度來看,香港物業仍然具備潛力。作爲國際大都會,香港享有東西方商業和投資的連接優勢,有望吸引更多包括新興市場及中東市場國際資本流入,進一步强化由「超級聯繫人」到「超級增值人」角色。香港位處亞洲重要樞紐,從香港起飛的5個小時內可到達亞洲大部分城市,航程範圍覆蓋全球約一半人口。一個城市人來人往,無論是對置業自住、抑或是作長遠投資,都會有一定的需求。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是多少?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大約…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九龍區有哪些大型屋苑放盤呎價最低?
九龍區不少受歡迎的大型屋苑呎價對比上月都有回落…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