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盤成交量料創紀錄新高
根據美聯物業分行資料,統計上週六及週日(8月23日至24日),15個指標屋苑預約睇樓量錄得約524組,連升五週,可見準買家睇樓的積極性。
一手市場更是盡展旺勢,綜合美聯物業研究中心及《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數據,年初至今一手已錄逾12,500宗成交,非但已高於2022年及2023年全年的水平,更已達去年全年超過八成,創新高已是「板上釘釘」的事,純粹是時間問題。
中細價物業成交量年升近倍
新盤交投得以節節向上,主要動力來自中細價物業。
年初至上週四(8月21日)止,600萬元或以下成交高達6,759宗,較去年同期的3,521宗,大幅激增約92%,直接令到600萬元或以下一手私宅成交量佔比達到53.7%,成交量及佔比,同創自一手銷售條例以來的12年新高。
細價樓主導大市,離不開政策的推動,尤其是今年2月的《財政預算案》中,將百元印花稅的範圍擴展至400萬元以下的物業,降低置業成本,吸引買家購入細價樓。
此外,按息回落,加上租金已破頂,租金回報率持續向上;加上「供平過租」趨普遍,推動用家加速入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樓市出現一個值得注意的重點,就是本地港人購買力重新抬頭。
綜合土地註冊處註冊個案,按已知買家姓名作分析,今年首七個月,本地買家(以買家姓名的英文拼音鑒別)佔個人買家於一手私宅註冊量比率達到66.8%,是自2022年後首次回升(見圖表)。
金額方面,本地買家所佔的比率亦達到55.7%,同樣是自2022年後首次回升,並重越50%的水平。
箇中原因亦不難理解。首先,如上文所述,今年樓市成交集中於中小型單位,這類單位更受本地港人喜愛。
此外,本地港人對息口走勢更加敏感,原因是買樓大多需要申請按揭,而早前減息可降低供樓成本,成為本地港人入市的重大誘因。
總括而言,個人預期本地樓市交投暢旺走勢不變,全年新盤有望達19,000宗,挑戰12年高位;二手則可達45,000宗,創四年新高;而樓價亦有望重返升軌。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是多少?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大約…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九龍區有哪些大型屋苑放盤呎價最低?
九龍區不少受歡迎的大型屋苑呎價對比上月都有回落…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