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亮專訪:拆解樓價跌75%由來 太早撤辣 超調無可避免|封面故事
葉秀亮指出,樓市泡沫的形成最少八至十年,所以在2009及2010年,他還敢買樓,因為樓市還在上升中。但其後港府不斷推出「辣招」,樓價愈壓愈升,泡沫逐漸形成。至2016至2017年,葉秀亮已開始意識到泡沫風險。「我知道有泡沫風險,但很多人仍然在買,現時最傷的一班,就是2019至2021年,以『林鄭Plan』、呼吸Plan買樓那班。」
事實上,葉秀亮認為,樓市泡沫應該早在2019年就爆破,因為很多負面消息接踵而至,中美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其後又加息。
但政府卻推出了「林鄭Plan」,放寬首置按揭成數,800萬元以下物業最高可借成九按揭、1,000萬元以下物業最多可借八成。結果將泡沫爆破時間延後了。「早一點爆沒有那麼傷,現在去到2021年才爆,跌起來就會傷一點。」葉秀亮說。
跌5成才算合理
至於計算跌幅,葉秀亮指他由一個經濟學模型計算出來,其中一個計算範疇是租金回報率。「一般情況下,3.5厘的租金回報率屬於合理,當然還要視乎當時的息率、通脹等因素,例如息口較高,租金回報率也要調高一些。」
葉秀亮表示,根據歷史情況,租金回報率低於2厘已有泡沫,而在2021年樓市最高峰時,租金回報率只是1.8厘。「如果由1.8厘租金回報跌回3.5厘,樓價要跌45%至50成才是合理。所以現在樓價才跌三成,其實跌不夠。」
葉秀亮指,假如港府讓樓價自然回調五成,然後再釋出「撤辣」這個終極利好消息,屆時因為市場「大把平貨」,便會吸引很多資金進場,樓價便會反彈大約6%至8%,然後慢慢「築底」。
只可惜,港府太心急,在樓價只跌三成時便已「撤辣」,時機過早。「樓價未跌夠,但已經『撤辣』,現在是無招守險,無可避免要超調。」
葉秀亮解釋,當樓價由很高的水平下跌,很多時會跌穿合理價,這就是超調。超調幅度會視乎多個因素,例如樓價泡沫愈大,或市場流動性愈少、或供應量調整幅度愈慢,超調幅度便愈深。
「計及超調因素,今次樓價跌幅就是60%至75%,究竟是跌60%還是75%,要視乎經濟環境。若然出現一些極端的情況,例如美元兌歐元突然跌一半,或是人民幣跌三成多至四成,可能樓價不用跌那麼多。但若然香港爆發銀行系統風險,那隨時跌超過75%也不定,但以目前經濟環境來看,75%應該是一個頗穩陣的底部。」
別問何時可以入市
因此,葉秀亮認為想置業的人士不用心急,可以用樓價跌幅作為入市指標,當跌至60%時已可開始入市。「要留意樓價由60%跌至75%,這個範圍也是頗大,所以要量力而為。」
另一方面可以看租金回報率入市,葉秀亮指出,當租金回報見6厘至6厘半水平,因收取的租金可支付按揭利息,再買多一間額外成本不大,會吸引投資者入市,而6厘多的租金回報,亦已大約等於樓價跌75%左右,防守性會十分高。
葉秀亮也提醒入市人士,千萬不要問「何時才可入市」,因為樓市下跌週期,通常是三至四年,但之後還有三至四年災後衰退期,所以最少有六至八年調整時間。惟當中又存在變數,假如樓價跌得很急,很快已到75%,可能不用六年已調整完成;假如跌得很慢,隨時用八至十年也說不定。
「不要再問我香港會衰多少年,或是樓價會跌多久,這只不過為自己製造麻煩。只要持著跌60%至75%這個宗旨入市便可。」葉秀亮說。
葉秀亮反擊:我不是末日博士
葉秀亮表示,他花了20年多年時,專門研究泡沫形成與泡沫,目前香港經歷的事,都是以前發生過。早於2009年,他已表示香港樓價會升八至十年,然後形成泡沫,再於一個極度壞消息下泡沫爆破,步入下跌週期。屈指一算,即是2018至2019年便是泡沫有爆破危機之時。
「我一向都是說同一件事,升了就會跌,只是人們突然覺得我看淡。在泡沫未爆,大家沒有理我,現在倒過來說我是『末日博士』,這不是很奇怪嗎?其實我只是一個很溫和的經濟學者,想做一些政策建議,希望政府採納,去避免災害的發生,或是減低災害的影響而已。」他又強調,自己從沒有說過香港樓價會「衰十年」,只是媒體誇大。
事實上,他接受訪問,並不是想與人「鬥準」:「就算真的說中樓價跌75%,經濟要衰十年,又如何?重點是要如何避免這件事發生,這是我接受採訪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推廣這些政策,貢獻社會。」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是多少?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大約…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九龍區有哪些大型屋苑放盤呎價最低?
九龍區不少受歡迎的大型屋苑呎價對比上月都有回落…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