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年金 資料圖片

公共年金加碼派多25% 作退休保障是否划算

理財

廣告

每個人理想的退休生活不同,所需的資金和財務準備都因人而異,因此更需要提前規劃。年金產品是眾多退休理財計劃工具中的一種,可以幫助投保人有序地,把積蓄轉化為長期穩定的現金流。其中,政府所推出的公共年金計劃,最近宣布新客投保每月所收取的年金金額會終身加碼25%。心郁郁想買年金產品,到底有哪些地方要注意?

現時市場上共有兩種年金產品,分別是由政府牽頭、按揭證券公司旗下香港年金公司提供的公共年金,以及由保險公司提供的私營年金。

公共年金的投保年齡限制為60歲,賣點是投保後,下月即可收取年金,且可「攞足一世」,因年金保證派發至終身,直至投保人百年歸老,能夠對沖長壽風險。

公共年金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60歲男士每年多收4,590元

雖然公共年金可以派終身,但其回報以往被認為不夠吸引。以60歲的男性為例,一次過投保100萬元,每月可以收取5,100元年金金額。相當於每年的年金收入為61,200元,由60歲領取年金到76歲時才叫做回本。愈長命,公共年金的回報率才愈高。

香港年金公司最近便宣布,推出香港年金計劃優化措施及推廣優惠,今年內投保香港年金計劃,可獲得終身每月年金金額增加25%。該優惠限新投保的首30萬元保費,所收取的每月年金金額才會增加25%。

繼續用上述60歲的男性,投保100萬元保費為例子,首30萬元保費所收取的每月年金會增加25%,其餘70萬元,仍是按原來的回報計算。以購買100萬元保費計,相當於每月可以多收382.5元;每月年金總額由原本的5,100元,增加至5,482.5元。若是全年計,投保人可以多收4,590元,每年收取年金金額會增至65,790元。

另要注意,只限由2024年4月29日至12月31日新投保可才受惠,之前已投保的現有保單,每月年金金額不會增加。

因醫療需要可特別提取一次

把積蓄轉為做長期穩定的現金流,當然可確保每月有一筆固定收入,然而若遇上突發事件急須用錢又可以怎辦?香港年金公司容許投保人,可以有一次提取已繳交保費的機會,但就只限是因應付醫療和牙科開支,才可以申請。投保人最高可提取全數已繳保費的餘額,即扣除已收取的年金金額後之剩餘金額,提取上限為100萬元。

這項安排算是增加年金計劃的彈性,若退休人士因醫療需要突然有一大筆資金,可以申請提回已繳保費。但要注意,若是要幫孫仔置業畀首期,或因移民而想取回已繳保費,都不符合申請特別款項提取的資格。屆時,投保人只可以申請退保,但提早退保有機會導致重大損失,最終可取回的利益總額,或會遠低於已繳保費。

因此,在決定購買公共年金前要先計好數。不宜把畢生積蓄全數投入年金產品,以免當有急事要用錢時,才發現現金流不足,最終要忍痛提前退保而蒙受損失。

另一點要注意的是,公共年金產品未能抗通脹。投保年金產品後,投保人每月收取的年金金額固定不變,隨通脹出現,購買力將會被蠶食。公共年金設有投保年齡限制,需要年滿60歲才可以購買,而市場上由保險公司提供的私營年金,則幾乎低至18歲已可投保。

私營年金的對象主要是較年輕的在職人士,讓其能夠未雨綢繆,在退休前提前累積資本,通過時間滾存,在退休時享受成果與公共年金相比,保險公司的私營年金一般都有入息期,不會派發至終身。例如,宏利的「宏悅年金計劃」入息期最多至100歲;而友邦「AIA延期年金計劃」的入息期為10年。

在多家保險公司中,萬通保險的「萬通多元終身年金」,是少有派發終身年金的私營年金產品。該年金產品的另一賣點是有多種年金權益選擇,包括遞增終身年金。受保人所享有的終身年金,金額會每兩年遞增5%,直至百年歸老,有助應對通脹風險。

私營年金回報分保證及非保證

還要留意一點,市場上部分年金產品所宣傳派發年金金額,分為保證及非保證兩部分。例如,友邦「AIA延期年金計劃」在產品簡介中,舉例一名45歲男性,選擇五年期保費繳付期,總保費50,000美元。到65歲開始領取年金,每月可獲得年金金
額為844.1美元(約6,583.9港元),但當中的602.2美元(約4,697.1港元)才是保證部分;其餘241.9美元(約1,886.8港元)為非保證。

由於非保證部分會受保險公司的投資回報、盈利及理賠數據等因素影響。因此,如果年金金額屬非保證,投保人最終收到的年金收入,有機會與預期有所不同,可高亦可低。故在決定投保前,要理解清楚回報是保證,抑或非保證。同時,需要適當分散退休資產,不要將全部錢投放在同一產品。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