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定存息口插水 3大替代方案尋高息 資料圖片

港元定存息口插水 3大替代方案尋高息

理財

廣告

近月銀行港元定存年息大縮水,目前市場上三個月存息介乎1厘至1.6厘,大型傳統銀行三個月年息更低至僅得0.5厘相當於存入10萬元存款,三個月期滿利息只得125元,除開每月只得約41元,利息少得可憐。港元存款放在港元定存無法生息,在現時的港息低企的環境下,食息一族還有哪些選擇?

本欄今期為食息一族,整理了市場上部分高息美元定存及短期儲蓄保險計劃,作為可供選擇的替代方案。
美國聯邦儲備局7月份議息維持利率不變,主席鮑威爾指關稅對通脹影響未盡浮現,暗示聯儲局未準備好減息。
美息不減,本港銀行的美元定存年息變得相對吸引,比起港元定存息率最多可以高出4厘,暫以三個月美元定存期較為多高息選擇。

港元定存息口插水 3大替代方案尋高息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建行(亞洲)美元定存5.38厘息

建行(亞洲)全新「貴賓理財」客戶,美元三個月定存年息有5.38厘,該行「貴賓理財」新客在開戶後十個工作天內,開立美元定存可享有此利率。
起存門檻為等值100萬港元的新資金,當中首10%資金會有5.38厘年息;其餘90%資金以另一定期存款利率計算,按分行公布為準。
譬如,敘造三個月美元定存,存入15萬美元計,首10%即15,000美元可以獲得5.38厘年息,此部分在期滿後可以賺取利息約201美元。
其餘90%資金,即13.5萬美元存款,則會按「貴賓理財」客戶存款利率計算,以當時分行公布為準。
至於建行(亞洲)一般客戶,三個月美元定存年息有4.05厘,須為新資金,起存門檻為10萬美元,以10萬美元敘造三個月定存計,存戶在期滿後可以收息1,012.5美元。

富邦銀行一個月至三個月美元定存年息在4厘以上,以三個月有4.2厘最高,一個月和兩個月定存分別有4.1厘和4.15厘。
該行起存門檻為65,000美元,須經手機應用程式敘造。以10萬美元敘造三個月定存計,期滿後可以賺取1,050美元利息。
創興銀行的美元定存年息也挨近4厘,該行三個月美元定存年利率有3.9厘,起存門檻為10,000美元,須經創興網上銀行或流動理財敘造。
另外,星展(香港)和恒生銀行三個月美元定存年息均有3.8厘,前者的起存門檻6,000美元;恒生銀行起存門檻低至2,000美元。

3年期儲蓄保4.4厘息

若想鎖定較長年期回報,可以考慮保險公司的短期儲蓄保險,年期由三年期、五年期,到最長八年期都有,而且屬於保證回報。

以三年期的儲蓄保險為例,安達人壽的「三年而立簡易儲蓄保」提供每年4.4厘的保證回報。
以投保40,000美元為例,計及現時的7.02%預繳保費折扣優惠,實際須繳付的保費為38,596美元;三年期滿後保單的保證期滿價值為43,920美元,相當於賺取5,324美元回報。
此保單為限額發售,投保金額至少8,000美元,上限最高為40,000美元,7.02%預繳保費折扣優惠至9月30日完結。
另一款有4厘以上高息的儲蓄保險,是立橋人壽「喜盈於『息』儲蓄守護保」,但保單年期較長,需要鎖定資金五年。
該立橋人壽「喜盈於『息』五年儲蓄守護保3」,期滿後每年保證回報率平均為4.22厘。

此保證回報計及2.8%保費折扣,且一筆過支付50,000美元或以上保費,需於8月31日或之前投保,才可有此保費折扣優惠。
上述兩款都是美元保單,若想選擇港元儲蓄保單,立橋人壽「喜盈於『息』五年儲蓄守護保3」也有港元保單可選,5年期滿時每年保證回報有3.92厘。
此保證回報亦是計及2.8%保費折扣,且一筆過支付40萬港元或以上保費,並在8月31日或之前投保。
選擇儲蓄保險時,需要留意提前退保的潛在損失風險。
因若有突發需要,急需一筆流動資金而申請提前退保,退保價值或會低於已繳保費。
以立橋人壽的五年期儲蓄保單為例,投保10萬港元,若在首年退保,保單的保證現金價值只有94,774港元,未能全數取回本金。

派息基金息高注意風險

市場上還有每月派息基金,個別每月派息可以高至10厘,但比起定期存款和儲蓄保險,基金的風險相對較高。
以安盛「環球基金——美國高收益債券 (美元) A」每月派息為例,據基金平台FSMOne數據,該基金的年度化股息率有9.711厘,屬每月現金派息。
不過,投資者需要注意,雖然派息基金會定期派息,但有不少風險需要考慮。
包括留意基金價格變動,投資派息基金可能會「賺息蝕價」,和投資者需留意派息基金的條款有否列明會「以本派息」。
簡單而言,「以本派息」是指部分派息金額可以來自投資者的投資本金,因為派息基金有可能會使用酌情權,由基金的資本中調動資金派息。

在這情況下,可導致每股資產淨值即時減少,用作將來投資的本金亦會減少。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