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驚坐食山崩 即期年金每月繼續有入息
本欄將會一連三期,為讀者解開對「退休三寶」常見的疑惑。退休人士可以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和日常開支等考慮因素,選擇合適的理財工具,及早為退休生活綢繆。
今期將會先集中介紹年金產品,所謂年金類似「攞長糧」概念,向保險公司投入一筆資金後,把資金轉化為長期穩定的現金收入,定期每月領取固定金額。

公營年金保證回本派終身
年金產品分有即期年金和延期年金,當中可再分終身或有限領取期。
即期年金在一筆過繳付保費後,便可以在下一個月開始收取年金,適合已屆退休年齡的退休人士,不似延期年金有滾存期。
市場上的即期年金有分公營及私營計劃,由香港政府牽頭,透過按揭證券公司全資擁有的附屬機構,香港年金公司所承保和推出的公共年金計劃,便屬於即期年金。
公共年金計劃的特點,是年金入息期為終身,即是只要保單持有人在生,每月保證的年金金額便會持續發放,直至百年歸老,可以對沖長壽風險。
接下來最關心的問題,相信是每月可以領取的金額實際為多少。即使投保相同金額,基於年齡不同、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也不同,每月可以領取的金額會有不同。
據香港年金公司資料,以投保100萬元計,
60歲的男士每月可領取5,100元年金;而60歲的女士每月領取的年金入息則為4,700元。
每月派發年金入息金額不變,可以讓退休人士更有預算規劃每月開支。
由於政府的公共年金計劃保證終身派發,直至百年歸老,因此愈長壽,可以領取年金總額也愈多,總回報亦愈高。
舉例而言,60歲男子購買公共年金,每月領取5,100元年金入息,到77歲時,已取領的年金金額累積為1,040,400元,即相當於已回本。
那麼退休人士可能會擔心,若不幸「行先一步」,領取年金入息未及所交的保費,豈不是會蝕本?
若年金保單持有人不幸離世,年金公司會提供一筆過身故賠償,連同年金內剩餘的保證退保價值金額,以及已領取的年金入息,等同於投保金額,即是確保不會蝕本。
假設男投保人在60歲時,購買了100萬元的公共年金,不幸在第二年離世,年金公司會提供93.88萬元一筆過身故賠償。
連同投保後首年已領取累計61,200元的年金入息,合共為100萬元,相當於取回所有本金。
患病可提取年金應付開支
不少退休長者對於年金產品另一擔心位,是資金被鎖死,只能夠每月領取固定金額,一旦有突發事情需要用錢而無法周轉。
香港年金公司增設特別款項提取安排,年金保單持有人最高可提取百分百已繳保費的餘額,以支付醫療相關開支,每名受保人的終身總提取上限為100萬元。
但只有一次提取機會,可以用作支付醫療和牙科治療或檢驗的開支。
由於專為退休人士而設,公共年金限滿60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投保,每張保單的最低保費金額為50,000元;上限為500萬元。
私營年金市場方面,多為提供延期年金產品,萬通保險是為數不多有提供即期年金計劃的保險公司,其產品與公營年金相比,保障安排相對更為多樣化。
該公司的「萬通即享年金」在投保後下一個月,開始派發年金入息,同樣是保證終身派發,其特別之處是提供125%保費回奉保證。
即是若受保人在身故時所收取的年金總額,少於已繳保費的125%,計劃仍然會繼續派發年金予指定受益人,直至餘額付清。
患危疾萬通派雙倍年金
該計劃還設有三種權益選項,當中包括危疾雙倍年金,合適受保人若患上嚴重疾病,可以收取雙倍年金,有更充裕現金流來應付醫療開支。
具體操作是,在年金期內,若受保人首次確診患上非初期癌症、心臟病,腎衰竭及中風,或需要接受冠狀動脈(迴接)手術,每月將會收到雙倍的年金收入,最長為60個月。
這並不影響之後的年金入息,在雙倍年金入息期過後,受保人仍可繼續收取100%每月年金收入。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也有一款即期年金產品「非凡即享年金計劃」,主打在每月保證入息以外,有每月保證獎賞及潛在回報。
該計劃列明,在提供每月保證入息以外,由第一個月結日開始直至第60個月結日期間,每個月結日將額外派發每月保證獎賞,受保人可以選擇以現金支取每月保證獎賞,或將其積存於保單內滾存生息。
另該計劃提供非保證紅利,將會由第61個月結日起至入息期完結時的每個月結日派發,但要謹記此紅利回報為非保證。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