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發現糞便細菌基因可驗大腸癌 非入侵式測試媲美照腸鏡

中大發現糞便細菌基因可驗大腸癌 非入侵式測試媲美照腸鏡

社會熱話

廣告

大腸癌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亦是癌症第二號殺手。及早診治存活率愈高,目前大腸癌主要靠「大便隱血測試」作篩查,惟靈敏度低,往往需要進步作侵入式的大腸鏡檢查。香港中文大學最新研究發現,能夠利用檢測糞便的細菌基因偵測大腸癌,靈敏度更高達94%,效果可媲美照腸鏡,而且有關測試屬非入侵式,減低對人體的傷害。

研究團隊以10年時間,利用超過1,100名癌症病人的糞便樣本,包括大腸癌或大腸瘜肉患者,發現癌症患者的糞便細菌基因「M3」量較正常人高,能用作偵測大腸癌,靈敏度達94%。至於現時普遍採用的「大便隱血測試」,在識別早期大腸癌和大腸瘜肉,靈敏度只有50%和不足10%。
首個非入侵式瘜肉復發檢測
另外,新技術能偵測瘜肉復發,研究團隊跟進逾200名在五年內曾切除大腸瘜肉的患者,發現瘜肉復發者的M3水平,較沒有復發者高,有關測試靈敏度亦高逾九成,是首個可用作檢測瘜肉復發的非入侵式測試。
望臨床廣泛應用
有份研究的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表示,新技術只須採集小量糞便樣本就可作檢測,毋須作驗血或大腸鏡檢查的入侵式檢查,減低對人體的傷害。她相信,新技術可作為臨床應用的篩查工具,有望全球廣泛應用。有關研究已於國際醫學期刊《Gut》發表。

立即加入「經一共肥計劃」!獨家賺錢貼士

每日低至~$2!全年訂閱最著數

全新訂閱計劃內容將全面升級! 每日更新針對市場變化的投資分析,即使大熊市都搵到贏錢方法!經一亦定期專訪不同投資猛人為你指點迷津,深入淺出拆解脈絡。


每日低至~$2,加入「經一共肥計劃」!訂閱後能閱覽名家專欄及專題報道,更可參與會員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