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 macrohard

馬斯克xAI註冊新商標「MacroHard」 明顯向微軟Microsoft宣戰?

科技

廣告

美國科技界掀起波瀾!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慧公司xAI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MacroHard」商標申請,引發市場對其與微軟(Microsoft)競爭升級的熱議。商標名稱「MacroHard」(中文可譯為「巨硬」)與「Microsoft」(微軟)形成語義對比,諷刺意味濃厚,被視為馬斯克對老對手蓋茨(Bill Gates)及微軟的公開挑釁。此舉不僅顯示馬斯克在AI領域的野心,也暗示xAI正布局多代理AI系統,試圖挑戰微軟在AI市場的領導地位。

「MacroHard」商標:諷刺與野心的結合

根據USPTO公開文件,xAI提交「MacroHard」商標申請,涵蓋「人工智慧軟件」及「雲計算服務」,費用2,300美元。 名稱「MacroHard」將「Macro」(宏大)與「Hard」(硬)結合,與「Microsoft」的「Micro」(微小)及「Soft」(軟)形成鮮明對比,市場解讀為馬斯克對微軟的嘲諷。

馬斯克早在7月14日於X平台發文,透露xAI正打造多代理AI軟件公司,核心技術為大型語言模型Grok,計劃生成數百個專精於編程及影音生成的AI代理,並模擬人類與軟件的交互以優化結果。他在貼文末尾問道:「你能猜出這家公司的名字嗎?」當時已有網友猜中「MacroHard」,馬斯克以眨眼表情符號回應,暗示其意圖。

馬斯克與微軟的恩怨

馬斯克與蓋茨的矛盾由來已久,涉及商業競爭與個人恩怨。2020年,蓋茨購入保時捷Taycan而非特斯拉,馬斯克公開表示失望,稱與蓋茨的對話「令人失望」。 他亦批評蓋茨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立場,並指其曾做空特斯拉股票。

在AI領域,馬斯克對微軟與OpenAI的合作尤為不滿。作為OpenAI的聯合創始人,馬斯克因理念分歧於2018年退出,並於2023年創立xAI,強調打造「更透明、更安全」的AI技術。他於2024年對OpenAI提起訴訟,指其背棄開源使命,間接針對微軟的13億美元投資。「MacroHard」的商標申請被視為馬斯克對微軟AI霸權的直接挑戰。

多代理AI系統:xAI的技術野心

「MacroHard」商標顯示xAI聚焦多代理AI系統(Multi-Agent Systems),有別於傳統的單一AI助手或聊天機器人。多代理AI系統涉及多個專精AI代理協同工作,模擬人類團隊完成複雜任務,如軟件開發或影音生成。 xAI計劃以Grok 4為核心,生成數百個專精代理,結合虛擬機模擬人類交互,實現自我迭代與優化。 分析指,若「MacroHard」成為獨立平台,可能針對企業市場,提供自動化編碼及內容生成工具,直接競爭微軟的Azure AI套件及GitHub Copilot。

市場競爭與挑戰

微軟憑藉對OpenAI的投資及Azure平台的整合,已在AI市場佔據領先地位。2025年5月,微軟宣布將xAI的Grok 3及Meta的Llama模型納入Azure雲服務,提供與OpenAI模型同等的可靠性保證,顯示其開放策略。 然而,馬斯克的「MacroHard」則採取更激進的競爭姿態,試圖以多代理AI系統顛覆傳統軟件開發模式。分析師預測,「MacroHard」若成功推出,可能縮短企業軟件開發週期,對微軟及Google等巨頭構成威脅。 但挑戰亦顯而易見:多代理系統需解決維度爆炸、非穩定性及可擴展性等問題,且xAI的資金與技術儲備相較微軟仍顯不足。

結語:馬斯克的AI新戰場

「MacroHard」商標申請不僅是馬斯克對微軟的語義挑釁,更是xAI進軍多代理AI系統的戰略宣言。結合Grok 4的技術優勢及馬斯克的市場號召力,「MacroHard」有望為AI應用開闢新路徑,挑戰微軟的市場霸權。然而,其成功與否取決於技術實現、資金支持及市場接受度。隨著xAI加速整合Grok至X平台及特斯拉生態,馬斯克的AI版圖正迅速擴張。 這場以「巨硬」對「微軟」的競爭,料將成為2025年科技界焦點,推動AI行業邁向更激烈的創新與爭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