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飛 資料圖片

Google科學家李志飛回流創業 出門問問AI轉型變速

品牌故事

廣告

上週三(4月24日)港交所(00388)迎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第一股,內地出門問問(02438)正式登陸港交易所主板。在創始人李志飛的帶領下,出門問問成為內地AI公司中,最早登陸資本市場的公司。

1980年出生的湖南人李志飛,兒時夢想成為科學家,此後他通過一步步努力,拿到南京理工大學熱能工程學士學位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學位。

2004年,李志飛來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計算機系,完成博士學位。畢業後進入谷歌總部,從事機器翻譯的研究和開發工作。

從矽谷回國創業

還在美國時,李志飛就計劃開發一個靠語音問話就能讓手機告訴答案的「人機對話」工具。「很多美國超市下午5點半就關門了,如果下班路上,我想知道周圍有沒有超市開門,需要先把Google打開,在上面搜索,點進去超市主頁再看營業時間。這個事情為甚麽就不能一句話給出答案,比如問現在某間店還開門嗎?」

2011年,蘋果公司(Apple,美股代號:AAPL)iPhone 4S搭載Siri語音助手剛推向市場,引發全球流動互聯網,尤其是智能語音的創業浪潮。

2012年,36歲的李志飛決定從矽谷回國創業,他希望開發語音搜索,相信從個人電腦時代到流動互聯網時代,會帶來人機互動的巨變。

2013年,中文流動語音搜索引擎出門問問手機應用程式(App)問世,勢打造中國版Google Now。

2015年,出門問問發布首款中文智能手表 TicWatch;2016年,問問魔鏡Ticmirror和問問魔眼Ticeye發布,這是該公司推出的第一代智能車載產品,這款產品讓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主動接觸,雙方成立合資公司大眾問問,各持股50%。

2017年,該公司發布Tichome問問音箱,進軍智能音箱領域。2018年,該公司又發布了TicPods Free小問智能耳機。

至此,出門問問作為一家以語音交互和智能硬件為核心的人工智能公司,在「可穿戴、車載、智能家居」三大領域全面布局,每年都能看到新產品密密發布,一時間成為創投圈競相追捧的新星。

至暗時刻忍痛大改革

在2017年獲得1.8億美元融資,實現10億美元估值後,這家獨角獸開始瘋狂擴張。出門問問提出AI新零售戰略,2018年在全國新開20家線下智能體驗店;到2019年公司規模近千人,包括推出智能手表、智能音箱、智能手環、智能無線耳機、智能車載等產品線。

為實現快速增長,公司海外渠道分為北美、歐洲、東南亞三個區域,分別由三個獨立團隊負責。「坦白講,那時候非常激進,也可以說有點狂妄。」
年底拿到財務數據,李志飛意識到,這樣的增長不可持續,愈增長虧損愈厲害。

2019年,李志飛提出公司要「變檔加速」,開始實行大幅調整。首先是業務線精簡,內部評估無商業價值、無法可持續發展的業務全部砍掉,只保留智能手表、智能車載兩個產品線。

緊接著是規模大幅收縮,從千名員工精簡到500人。這個過程對他異常痛苦,要去鼓舞士氣,又要節約成本,還得做商業化考量。但他堅持了下來,「公司從以前的超常回歸到一個正常的發展路徑上來,這個過程肯定是痛苦的,但卻是正確而必要的。」同時,李志飛也在調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從2021年開始,試著放手讓團隊自主運作。

「以前我性子急,永遠是跑在第一線。我就像是火車頭,拖著一列火車飛速的奔跑,不管後面有沒有人掉隊。比如,如果今天想做這個事情,我希望明天就發生,逼著HR招人,把事情趕緊落地。」

在李志飛看來,公司早期帶著技術光環,被投資者和合作夥伴給予了不切實際的期望。到發展中期,發現這些前沿技術,無論是技術還是商業化都很不成熟。「2019、2020年我們雖然看起來很糟糕,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基本路線調整準確,其實是重新打定了一個更好的更穩健的基礎。」

調整業務後U型上升

歷過寒冬,堅持下來的李志飛,終於看到公司在2021年走上調整後的「U型」上升曲線階段。據他介紹,目前公司兩條產品線,智能手表的to C業務營收佔80%以上,智能車載等to B業務營收佔比不到20%。

他想成為一個商業上成功的人,但卻並不希望自己會成為典型的商人,在原則問題上不願意妥協,不願意給團隊打雞血,不願意天天招呼兄弟喝酒。「這些到今天我也不擅長,我也不喜歡。」

「我不圖名利,我也不圖影響力。我圖的是,希望這個世界能夠朝著我期待的方向發展,並為此作出自己的努力,技術能夠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這是李志飛的終極目標。

出門問問上週三掛牌,公開招股(IPO)錄超額認購逾116倍,集資淨額約2.7億元,一手中籤率約25%。惜首掛日表現欠佳,收市報3.68元,較招股價3.8元低3%,未計手續費每手賬面蝕120元。

李志飛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