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女帶隊創辦雲迹 為全球逾30,000間酒店開發機械人
不少人外出住酒店,可能會在電梯內偶遇機械人;在酒店房間點外賣,可能會等到一個機械人敲門送餐。
近年來,酒店機械人似乎已成為行業標配,而這些機械人可能都出自雲迹。
過去十多年,這家公司備受資本市場追捧,拿下了包括騰訊控股(00700)、阿里巴巴(09988)、科大訊飛、聯想創投、攜程集團(09961)等融資。
雲迹的創始人支濤,現年53歲,本科和碩士先後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工程學專業、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她在創辦雲迹之前,已有十多年的傳感器和自動化工作經驗,曾擔任過北京英維思科技行政總裁、上海埃蒙特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
喜歡機械人完成不可能任務
支濤說,自己從小就喜歡機械人:「我是理工女,從小就非常喜歡機械人,希望有一個機械人陪伴我,幫我完成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像多啦A夢那樣子。」
支濤和團隊發現,酒店對服務的需求大、標準化程度高,具備一定經營規模和消費能力,一旦成功,將迅速擴大優勢和複製商業模式。
所以,雲迹在2014年成立之初,她就以酒店機械人的商用場景為定位進行布局,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她曾親自走訪逾百家目標客戶,不斷優化產品。
2015年,雲迹團隊的首款酒店機械人面世,並迅速投入商業化。一年後,又推出了首款機械人「潤」系列,英文「Run」,「Run」在英文裏是奔跑的意思。
這些配置了激光雷達、定位導航系統、儲物倉等的機械人,可送物、迎賓、自己上落電梯、避障、給客人打電話、回倉充電等。
「潤」開始應聘酒店的24小時員工,但求職並不算順利,多數以食閉門羹收場,採購的酒店也多是從科技感角度考慮,而非實用性。
飛速發展成行業龍頭
直到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令酒店行業對無接觸服務的需求大增,雲迹因而收到大量訂單。
也是在這一年,雲迹的機械人已經和全球逾1,300家酒店達成了合作,並開始拓展酒店之外的場景,包括2020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展廳。
短短數年,雲迹飛速發展,成為行業龍頭。2024年,以來自中國酒店場景的收入計,雲迹排名第一位,且佔中國酒店場景機械人服務智能體市場分額高達13.9%。
如今在不少酒店內,機械人已經普及化,它們會為房間客人送遞酒店用品、外賣,會自動充電,還用稍顯慵懶的孩子語氣的聲音和客人簡單對話。而司空見慣的客人,對此情景也不再陌生和新奇。
2021年和2023年,雲迹先後推出上下雙倉機械人「格格」系列、可組合各類上倉的機械人底盤「UP」系列,並為機械人添加清潔、諮詢、售貨等技能。
基於在酒店市場的成功經驗,雲迹正逐步將業務模式複製到更多場景中,例如醫院、商業樓宇、工廠、社區等。
自成立以來,雲迹已積累逾34,000名企業客戶,包括截至2024年底的逾30,000家酒店和100家醫院。
2024年全年,雲迹的機械人完成超過五億次服務,並於2024年12月,單月執行超過186億次指令。
支濤曾說:「我們希望機械人幫助人類做兩件事情:第一件是人類不能做的事,那些冒生命危險去救火、救災,醫生、護士冒著自己健康被損害的危險,如進入輻射區和傳染區的事情;第二類是人類不想做的事,那些簡單、重複、枯燥、一遍又一遍跑動的工作,應該交給機械人去做。」
她解釋了創業的初衷,機械人把人類不能做的事和不想做的事拿走;而把想做和願意做的事留給人類。
儘管已坐上行業第一把交椅,公司仍面臨虧損困境。2022年到2024年期間,公司收入分別約為1.61億、1.45億、2.45億元人民幣,複合年增長率約23.2%;毛利率分別為24.3%、27%、43.5%,呈逐年上升趨勢。
期間累計虧損8.15億元人民幣,儘管去年毛利率從24.3%提升至43.5%,淨虧損仍達1.85億元人民幣,而這43.5%的毛利率全靠軟件業務(HDOS系統)拉高。
不過,行業競爭加劇,機械人價格一降再降,雲迹避無可避,接連經歷「集資難」和「裁員潮」,在債務和資本的壓力下,尋求上市已迫在眉睫。
早在2022年,雲迹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但A股審核對盈利的硬門檻直接將其擋在門外。
三年後,它轉戰港股18C規則(允許未有盈利科技企業上市),而成功上市後的雲迹,仍要面對多重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