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軌CEO爆紅Astronomer 早已在科技界打響名堂
當地時間今年7月21日,Astronomer新任臨時CEO Pete DeJoy在Linkedin發帖題為「Moving Forward at Astronomer」。
他寫道,「過去幾天的事件所獲得的媒體關注度,是很少有公司會遇到的,更不用說我們這個數據和人工智能(AI)世界小角落裏的創業公司。Astronomer的名字現在家喻戶曉,雖然我絕不希望它以這種方式發生。」
Pete DeJoy是Astronomer的聯合創始人,在接任臨時CEO前任該公司產品總監,畢業於美國鮑登學院(Bowdoin College)化學物理系。
數據工程智能指揮官
成立於2018年的Astronomer,其實在科技界頗有地位,其業務是提供數據操作(DataOps)平台,核心產品是Astro,這個平台基於開源的Apache Airflow項目。
在科技業界,數以百計的各大軟件之間如何「溝通」?
像Netflix(美股代號:NFLX)、Tesla(美股代號:TSLA)甚至Amazon(美股代號:AMZN)這樣的巨頭,日常運作倚賴數百種不同的軟件工具:一個系統負責管理用戶資料;另一個處理支付,還有一個負責數據分析。
這些系統本身各自為政,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需要一連串指令將其串連起來,例如當用家在 Netflix按下「播放」鍵,背後有一連串指令要瞬間完成:驗證登入、檢查訂閱、決定由哪個伺服器串流影片。
只要其中一個環節接不上,服務就會中斷,而這種確保所有數據和工作流程順暢進行的技術,就是數據編排(Data Orchestration)。
而Apache Airflow正是為解決此問題應運而生的,它指揮著系統各個平台在何時該做何事,自動化和管理複雜的數據工作流程,其功能強大又免費,深受開發者歡迎。
然而,Airflow本身極其複雜,需要持續不斷地維護和修復。Astronomer就是看準了這個痛點,開發名為「Astro」的商業產品。
Astro建基於雲端,功能更簡潔、更易於操作,可以看作是Airflow的升級版。它為企業解決了所有安裝、更新和維護的煩惱。
企業客戶只需付費訂閱,就能享用穩定可靠的數據編排服務,不再為這些瑣碎的技術問題頭痛。
廣納專才建核心開發團隊
Astronomer並非僅僅使用Airflow,而是直接聘請一批全球頂尖的Apache Airflow核心開發人員,讓全世界最懂Airflow專才,為公司工作。
這道由頂尖人才構成的護城河,才是令競爭對手難以望其項背的關鍵所在。
Astronomer幫助企業更有效地管理、部署和觀察數據管道。在當今數據驅動的商業環境中,許多公司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並將這些數據用於分析、AI和軟件應用。
而Astronomer能幫助數據團隊實現自動化數據流、確保數據可靠性,並提升開發效率。該公司還推出了Airflow 3.0版本,並與IBM(美股代號:IBM)等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進一步拓展市場。
Astronomer採用SaaS(軟件即服務)訂閱制模式,其客戶包括國際巨企,例如Adobe(美股代號:ADBE)、Marriott(美股代號:MAR)、T. Rowe Price(美股代號:TROW)、Uber(美股代號:
UBER)、蘋果公司(Apple,美股代號:AAPL)、
Stripe等。
鑒於其在數據編排領域的領導地位,它早已晉身「獨角獸」行列。
Astronomer的目標不只於單純的數據編排,
而是成為現代數據控制平台,涵蓋數據移動、轉換和洞察的全生命週期管理。
逾80,000機構使用
隨著AI技術愈來愈被廣泛應用,以及機器學習營運(MLOps)的興起,Airflow的受歡迎程度也一路飆升,公司業務愈做愈有。目前,超過80,000家組織機構正在使用Airflow,2024年的下載量超過3.24億次。
Astronomer最早由Ry Walker、Pete DeJoy、Greg Neiheisel和Joe Otto(2018至2023年擔任CEO)聯合創立,Andy Byron是2023年才加入擔任CEO的,他之前是網絡安全企業Lacework的總裁。
儘管商業模式穩固,但一場突如其來的CEO醜聞,無疑為Astronomer帶來壓力。作為演唱會醜聞事件的男主角,Andy Byron很快辭去了Astonomer的CEO職位。
不過,公司在Andy Byron領導期間,實現了不錯的業績,去年公司年度經常性收入(ARR)突破2,500萬美元,同比增150%;淨收入留存率(NRR)達130%,客戶產品利用率逾90%。
今年5月Astronomer剛完成一筆9,300萬美元的D輪融資,投資者包括了貝恩資本(Bain Capital)、Salesforce(美股代號:CRM)等,目前該公司估值在介乎12億至13億美元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