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築間集團撤出香港:3大品牌11月底熄燈 消費疲軟成致命傷
廣告
在香港餐飲業「過江龍」頻頻折戟的2025年,台灣連鎖火鍋龍頭築間餐飲集團於11月12日宣布全面撤出香港市場,旗下3個品牌——築間幸福鍋物、燒肉Smile及築間酸菜魚——合共3間分店將於11月底陸續結業。這是築間自2024年初進軍香港、不到兩年即退出的尷尬紀錄,集團坦言香港消費力持續疲軟,調整模式與行銷策略未能止損,決定終止子公司「築間餐飲事業(香港)有限公司」營運,並辦理解散清算。 事件一出,網民嘆息「又少咗個選擇」,凸顯北上消費潮與遊客模式轉變下,外資品牌的生存困境。
香港擴張夢碎:2024年旺角「品牌聚落」開張,卻敵不過市場逆風
築間餐飲集團以火鍋起家,全球門店逾190家,2024年1月進軍香港,首戰旺角打造「築間品牌聚落」,匯聚幸福鍋物與燒肉Smile;銅鑼灣則獨立開設酸菜魚分店,定位中高端吃到飽,目標鎖定年輕食客與家庭客群。 開業初期,限定菜如「柒天乾式熟成鵝」引發話題,生意一度紅火。然而,通關後北上深圳熱潮分流嚴重,晚市人流銳減,銅鑼灣酸菜魚率先結業,旺角兩店撐至11月底。集團公告指,香港業務規模逐年縮減,營收不如預期,綜合成本結構與管理效率評估後,決定收縮非核心市場。 董事會通過清算程序,標誌這場「香港試水」以虧損告終。
消費疲軟與策略失靈:調整行銷止損失敗,資源回流台灣日本
築間公告直指「香港消費力持續疲軟」為主因,雖曾調整用餐模式(如縮短高峰期排隊)與行銷(如社交推廣),但未能有效提振來客數,虧損問題未解。 香港市場競爭激烈,吃到飽模式毛利低、租金高企,北上消費與內地遊客偏好轉向平價本地菜,築間的中高端定位難敵。集團強調,此非退縮,而是資源整合:2024年10月進軍日本大阪據點正常營運,未來深耕台灣與日本兩大重點市場,提升整體效益。 台灣門店熟客率高達八成,會員逾200萬,成為穩定後盾。
香港餐飲寒冬警鐘:外資品牌頻撤,租金與北上潮雙重夾擊
築間撤出延續香港餐飲業結業潮:今年已有多間台灣品牌如鼎泰豐分店縮減、韓國烤肉店關門,租金高企(核心區月租逾30萬)與北上分流成共業殺手。 業內人士指,香港復甦遲緩,遊客消費模式從「掃貨」轉「食平價」,外資試水者多以虧本收場。築間的香港冒險,從旺角熱鬧到11月底絕響,提醒後來者:進軍前須評估本地彈性,否則資源燒盡難回頭。網民惋惜:「少咗個火鍋選擇,香港食野越來越難。」在經濟壓力下,這波撤退或許是外資品牌「戰略性退守」的開始,香港餐飲業的復甦之路,尚需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