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私隱 ai

數據私隱:推動AI發展與信任建構的核心

商業

廣告

在數碼驅動的經濟時代,數據私隱、人工智能(AI)和網絡安全早已成為每個企業無法忽視的關鍵議題。它們不僅是技術創新的基礎,更是企業建構信任、提升競爭力的核心。然而,當企業全力投入AI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保障數據安全的重大挑戰。

數據泄露事件的啟示

最近在香港發生的資訊保安事故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一家國際零售品牌的數據泄露,導致超過40萬名香港客戶的個人資料受影響 ;同時,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揭露, 全球累計超過160億組賬戶憑證遭到洩漏,資料涵蓋多個主流社交媒体平台。

這些事件提醒企業,必須把私隱保障與網絡安全深度整合來確保數據安全,維繫公眾對品牌的信任。但問題的核心在於,數據私私隱不僅僅是合規要求,更是連接AI創新與網絡安全的戰略基石,建構保護與發展並重的框架。

AI發展的穩固基石

AI的運作依賴數據,而數據私隱是確保AI系統倫理與透明的關鍵。只有在私隱受到充分保護的情況下,企業才能避免數據濫用和安全漏洞等風險,從而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建立用戶信任。

透過落實「貫徹私隱設計」(Privacy-by-Design)的理念,企業可以在日常運作中提升問責性與信心。例如,AI模型需要具備可解釋性、無偏見性,並在每個設計階段融入道德保障機制。像香港《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歐盟AI法案以及ISO/IEC 42001等國際標準,為數據私隱與安全提供了清晰指引。

網絡安全策略:從被動到主動防守

數據私隱不只是對「威脅」的被動防守,更是一種主動的安全策略。私隱保障應從事後補救轉向事前預防,確保從數據收集到存儲的每個環節都得到保護。

隨著AI驅動的威脅(如對抗式機器學習、合成身份欺詐等)逐漸升級,企業需要基於零信任(Zero Trust)原則,結合實時威脅檢測的堅韌系統來應對挑戰。透過與全球框架(如GDPR和CCPA)結合的私隱設計策略,企業能同時增強防禦能力、保持合規性並維繫信心。

邁向安全與創新的未來

面對日益增長的網絡風險,企業若要在AI創新中保持可持續增長,必須採取以下行動:

  1. 評估私隱與網絡安全成熟度,排查漏洞並對齊國際標準
  2. 在數據生命週期中融入「貫徹私隱設計」原則,確保數據合規與安全
  3. 採用零信任架構和實時威脅檢測機制,防範對抗性AI攻擊及憑證外洩等高級威脅
  4. 制定事故應對計劃,在數據外洩發生時快速應對,將損失降到最低,並保持透明度

將數據私隱融入企業策略,不僅能降低風險,更能釋放AI的潛力,推動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當私隱成為核心價值,企業將以信任為基礎,創造長期競爭優勢。

聯想電訊盈科企業方案(LPS)網路安全卓越中心副總監陳建樺博士

撰文:L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