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皇粥店結業|創辦人澄清非「無良企業」動用3千萬私人資金及賤賣物業填氹
廣告
海皇粥店日前突然全線結業,勞工處表示收到約100名員工求助,申索金額近1,500萬港元,部分員工更怒斥公司為「無良企業」。對此,海皇粥店兩位創辦人蕭楚基及蔡汪浩昨(9日)發表聯合聲明,澄清爭議並闡述結業原因。
聲明指出,海皇粥店已於5月9日啟動清盤程序,並委任清盤人處理後續事宜。兩位創辦人已主動聯繫勞工處,提供所需文件,承諾配合政府部門妥善處理勞資問題。勞工處亦表示將加快處理相關申索,確保員工權益。
海皇粥店33年經營回顧:從輝煌到困境
海皇粥店創立33年,全盛時期擁有逾30間分店及過千名員工。聲明強調,多年來公司始終準時發放工資及福利,無一拖欠。然而自疫情以來,香港消費模式改變,粥品需求持續下滑,公司收入長期虧損。為挽救業務,他們「兩個七旬老翁」動用超過3,000萬港元私人資金,「賤賣」唯一居住物業、向朋友借款,甚至承受高息貸款,試圖填補公司財務缺口。然而,嚴峻的經營環境令他們無力回天,最終不得不結束業務。
租金壓力與經營挑戰
聲明特別提到灣仔分店的租金爭議。疫情後,該分店月租從21萬港元增至27萬港元,漲幅達28.6%,遠高於同地段17萬港元的平均租金。兩人基於對經濟復甦的樂觀預期及對業主疫情期間通融的回報,同意加租,但這無疑加重了財務負擔。
駁斥「無良企業」指控
針對「無良企業」的指控,聲明重申兩位創辦人33年來恪守僱主責任,從未放棄拯救公司。他們表示,結業決定實屬無奈,並呼籲社會各界體察時艱,暫停猜疑與抹黑。公司已承諾全力配合清盤程序,確保員工申索依法處理。
對未來的承諾與感謝
蕭楚基及蔡汪浩表示,結業後將繼續與勞工處及清盤人合作,盡力解決剩餘問題。他們對33年來支持海皇粥店的顧客、員工及未有落井下石的各界人士致以深切謝意,並強調清盤程序將嚴格遵循政府規定進行,務求公平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