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文化區 香港經濟

西九文化區發展 見證香港經濟轉型|陳智思專欄

商業

廣告

不少朋友看我來自商界,可能並不知道我在大學其實是主修藝術的。雖然當初我並沒有此計劃,但因為健康問題,後來陰差陽錯成為藝術畢業生。當年我沒有水晶球,並不知道幾十年後我會與藝術愈走愈近,正如當時沒有多少香港人,可以想像今天文化藝術會成為香港其中一個疫後復常、重振經濟的主打項目。

疫情前,很多海內外的遊客到香港也是主力購物及觀光,逛博物館及藝術館是極少數。但今天,無論是來自西方、東南亞的旅客、甚至內地的同胞,其中的行程大多包括到訪西九文化區,參觀香港故宮博物館及M+博物館,就算沒有走到館內細心參觀展品,也會到文化區的公園草地及海濱長廊走走、吹吹風、喝杯咖啡,遠眺維港對岸的風光。 當年我在大學,實在難以想像多年後香港會有西九文化區,我會成為香港故宮的首任主席、M+博物館的主席,可以有份參與策劃、興建、落實此一重要文化藝術地標項目。

由當初的野草叢生曬草場,到今天本地人及遊客的好去處,西九文化區的發展,不但見證香港文化藝術的升級,也反映香港經濟的轉型。

目標做好成為亞洲商業藝術之都

事實上,國家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讓我們更能發揮中外文化薈萃的氛圍,準確地發展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做好成為亞洲商業藝術之都及具活力創意藝術中心的目標。 相比鄰近地區,我們在硬件方面的優勢頗為顯著。

佔地40公頃的西九文化區,當中有23公頃為公共休憩空間,包括長達兩公里的海濱長廊。 已落成開幕的設施有戲曲中心、M+博物館、香港故宮博物館、藝術展亭、藝術公園及自由空間等世界級展覽及表演場地。演藝綜合劇場預計於2025年落成。

營運收入按年增逾4倍

 西九文化區 香港經濟
(圖片來源:政府青少年網站截圖)

西九管理局剛完成2022-23年度的週年報告,顯示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於2022年7月開幕,西九兩間博物館於2022-23財政年度全面投入運作。 在社會逐步復常和全面通關的推動下,西九的訪客人數大幅增加,零售、餐飲和場地租用等業務表現超出預期,管理局營運收入(不包括利息及投資收入)按年增長超過四倍,達到5.53億港元。

年內,到訪西九兩間博物館和表演藝術場地的人數超過400萬人次;而M+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自開幕累計至今,已分別接待超過440萬及超過164萬人次。 隨著更多旅客疫後來港,相信海內外遊客參觀人數比例亦會上升;再加上每年舉辦、備受觸目的香港藝術節、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法國五月藝術節等,都有助營造社會藝術氣氛和吸引各地旅客。毫無疑問,文化藝術將成為今後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亦將會是促進中西交流的有力橋樑。

據統計處於6月公布的《香港的文化及創意產業》專題文章,本港的文化及創意產業,於2021年增加價值為1,248億元(軟件、電腦遊戲及互動媒體約為593億元;而藝術品、古董及工藝品則約佔165億元),較2020年上升8%,而對本地生產總值(GDP)的貢獻為4.5%。 這產業的就業人數約22.5萬人,佔本港就業總人數的6.2%。 雖然,現在看似對GDP貢獻不算很多,但相信這數字會不斷上升,因為本港的文化藝術發展和社會在這方面的資源投放,正產生明顯效益。

廣納各方專業人才 香港乃全球藝術貿易的重要樞紐,我們在2020及2021年已超越倫敦,成為全球第二大藝術品拍賣市場,僅次紐約。 全球三大拍賣行都已經或將會在香港設立亞洲或亞太區總部,足見香港藝術品市場的重要地位。而在2021年,香港的藝術品、珍藏品及古董貿易總貨值達666億港元,比2017年增加3倍。

當然,除了發展硬件外,軟件提升也非常重要,如何培養藝術方面的人才、提升觀眾的參與及鑒賞能力,也不可忽略。文化藝術界別向來廣納各方人才,以西九為例,有來自內地和海外不同地方的專業人才。 我亦樂意看到各方願意支持和培育本地及新晉藝術家,讓他們有更多發展機會。深信香港在文創藝術的前景將十分光明,而藝術沒有門檻,只要大家願意參與。


作者簡介:

陳智思曾任行政會議召集人、港區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積極參與社會及公益事務,現時是團結香港基金主席、M+博物館主席、西九文化區董事局副主席、大館主席、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主席、香港泰國商會主席、香港地方志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

圖片來源:經一編輯部